找回煤炭真实成本

2008-10-28 08:29 来源: 我的钢铁

对煤炭资源的大肆开发利用,其实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环境、社会代价。从开采到燃烧,煤炭使用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留下了环境破坏的痕迹。如何将各项煤炭的“外部成本”进行量化,作为完善价格体制改革的基础,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在这种背景下,绿色和平、能源基金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三家机构联手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共同发起了“煤炭的真实成本”的研究。

煤炭的环境外部成本

研究报告中指出,煤炭的环境外部成本是煤炭开采、加工、储存、运输、消费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各种损害的成本,其中包括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破坏等各类环境问题的成本。

“2005年,全国煤矿的瓦斯排放量达153.3亿立方米,相当于排放2.2亿吨二氧化碳。不仅浪费了大量能源,还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这一数字是报告在阐述煤炭开采造成空气污染时提到了。此外,报告还讲到,煤矸石对空气的污染,煤炭在贮存、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煤炭在燃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等。

除了对空气的污染,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损耗也是不可低估。据调查,全国96个国有重点矿区中,缺水矿区占71%,其中严重缺水的占40%,水资源的破坏在我省及陕西、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尤其严重。在洗煤过程中,一般洗选一吨煤用水量4-5立方米,因选煤全国每年排出的选煤废水就有4000万吨。此外,露天煤场煤炭装卸时所用的降尘洒水、煤堆自燃时灭火用的水、洗胶带冲洗用水等,如未做过处理流入江河湖海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从空气到水土,再从水土到气候变化,报告用一个个数字,清晰地记录了开采使用煤炭时,在生态环境上付出的代价。(见表1)

研究报告中指出,煤炭的环境外部成本是煤炭开采、加工、储存、运输、消费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各种损害的成本,其中包括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破坏等各类环境问题的成本。

“2005年,全国煤矿的瓦斯排放量达153.3亿立方米,相当于排放2.2亿吨二氧化碳。不仅浪费了大量能源,还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这一数字是报告在阐述煤炭开采造成空气污染时提到了。此外,报告还讲到,煤矸石对空气的污染,煤炭在贮存、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煤炭在燃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等。

除了对空气的污染,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损耗也是不可低估。据调查,全国96个国有重点矿区中,缺水矿区占71%,其中严重缺水的占40%,水资源的破坏在我省及陕西、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尤其严重。在洗煤过程中,一般洗选一吨煤用水量4-5立方米,因选煤全国每年排出的选煤废水就有4000万吨。此外,露天煤场煤炭装卸时所用的降尘洒水、煤堆自燃时灭火用的水、洗胶带冲洗用水等,如未做过处理流入江河湖海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从空气到水土,再从水土到气候变化,报告用一个个数字,清晰地记录了开采使用煤炭时,在生态环境上付出的代价。(见表1)

由于我国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现有制度存在的缺陷,导致煤炭出现管制成本及价格扭曲。这包括要素价格不完全由市场决定,产权无法正确界定和有效行使,立法有待完善等。

对煤炭价格的影响,首先提及的是煤电联动机制。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本身存在制度性缺陷,因为该机制的本质仍然是政府定价,虽然考虑到市场波动和成本因素,但是一旦政府基于其他非市场因素的原因不执行定价原则,价格扭曲就会产生并且凸显出来。例如,2006年、2007年电煤市场价格上升幅度均已超过5%,但为了避免对经济的冲击和对居民的影响,政府没有启动煤电价格联动政策。

其次,政府管制也对煤炭价格产生着影响。尽管我国煤炭价格基本上由市场决定,但政府有关煤炭企业进入资格的规定和管理、有关煤炭进出口的鼓励或限制、有关煤炭企业和重要用煤企业发展的战略和规制、有关煤炭企业生存的司法环境都会影响到煤炭的供给和需求,从而间接影响煤炭价格。

市场进入管制影响着市场定价,煤炭安全监管的缺陷也影响着煤炭价格。以山西为例,根据井下矿工的过度损耗与特殊损伤后的经济损失,研究人员推算出山西煤炭行业煤炭开采中的劳动力特殊损伤成本。

此外,“企业办社会”对煤炭价格也有着影响。目前,各大国有企业仍保留着“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医院、学校、食堂,甚至税务、警察、财政等机构一应俱全。

运输中,煤价渐涨

我国的煤炭资源和生产力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特别是山西、陕西、内蒙古地区,而煤炭需求旺盛的地区集中在华东、华南沿海地区,这也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运输格局。

以铁路运输为例,煤炭从山西大同经秦皇岛港运至上海、广州,在大同剩余环节的运输费用、税金、利润等非煤费用的总和,已经占到了终端用户煤炭价格的55%-60%。

煤炭道路运输所带来的环境外部成本也不容忽视,主要包括煤尘的遗撒,尾气排放增大了公路沿线污染强度。而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所带来的外部成本主要是环境外部成本,如噪声、废气和煤尘的遗撒。

以噪声、废气的外部成本为例,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2年《运输系统的外部成本》给出的数据,再根据煤炭运输分别占各种运输形式的比重,(见表2)计算得出:总的运输外部成本约为34.05元/吨,预防成本为17.02元,相当于2002年价格水平的6.12%,根据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价格被低估约2.04%。

最终,研究人员根据计算数据得出:煤炭运输的外部成本的偏离比例。(见表3)

外部成本内部“消化”

根据调查得出的环境外部成本,报告对外部成本内部化措施进行了分析。

就征收税费形式的生态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一条,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征收的对生态环境补偿的主要税费包括:排污费、水土流失补偿费、林业建设基金、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等。但这一措施仍存在问题,收费面不全,如排污收费以及一些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对象主要是大中型企业,对于一些乡镇企业煤矿和小煤矿,难以有效收缴。另外还存在收费标准偏低,收上的资金管理责权不清,综合补偿机制需要完善等问题。

对于产权缺陷造成的外部成本,报告指出,我国现阶段煤炭矿业权取得还存在“双轨制”,我国约有15万个矿业权中,仅2万个左右是通过市场机制取得的,大部分企业的矿业权是无偿或廉价取得的。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在这一领域开始实行了试点改革,试图纠正由于产权缺陷带来的外部成本。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改革是以增量和小型煤矿产权拍卖为主,尚未触及分配利益更加敏感的国有大型煤矿。此外,报告还对土地产权缺陷、环境产权缺陷等外部成本内部化措施进行了分析。

找回煤炭真实成本

如何让煤炭价格能真实反映其社会的生产成本?报告给出了答案,主要措施包括完善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开征能源税和环境税。而政府管制和价格扭曲的成本内部化,则需要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和加强监管责任。

在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方面,报告大胆地提出,取消煤电价格联动制度。

由于中国绝大部分的发电依赖煤炭,煤炭价格的变动一直是制定上网电价的重要考虑因素。这种机制给了煤炭行业错误的信号,即煤炭价格的上涨可完全由电力生产者来承担,结果削弱了煤炭市场的竞争。而事实上,我国煤炭资源量大,分布广,生产者多,不易产生垄断现象,可以建立完全竞争性的煤炭市场。2006年底,国家发改委弃用煤炭价格“双轨制”,开放电煤市场竞争,这原本是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的契机。但若煤炭行业可以通过煤电联动,随意将煤炭市场竞争压力转嫁给发电企业,势必会导致煤炭价格的扭曲。

煤炭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全竞争性的煤炭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最真实地反映煤炭成本,而这种错误的信息,则导致市场失去竞争力,社会经济效益低下。


相关文章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我的有色网2013新版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