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世界煤炭工业发展概况

2008-12-03 16:36 来源: 我的钢铁

近年来,世界煤炭工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一是通过兼并联合,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竞争力增强。主要产煤国家中,前三四家煤炭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0%以上。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煤炭公司,通过合并或购买煤矿股份等方式,实现了跨国经营。主要石油跨国公司拥有煤矿股份,发展煤化工、煤路港航等综合经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二是拥有世界先进采煤技术和设备的国家,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集中高效生产。德国矿井平均生产规模达到280万吨,波兰200万吨,英国180万吨。高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煤炭工业的面貌,发达国家在实现煤炭生产工艺综合机械化的基础上,向遥控和自动化发展,煤炭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转化。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等国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2倍。三是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受到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日本、美国和欧盟国家先后研究开发洁净煤技术,已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四是欧洲的主要产煤国家煤炭开采成本越来越高,政府采取关闭经济效益差的煤矿及减少财政补贴等措施,导致煤炭产量下降。

世界煤炭可采储量估计为1.083万亿吨,以目前的消费水平计算,足以开采210年,其中60%赋存于美国(25%)、独联体国家(23%)和中国(12%),另有29%赋存于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南非。上述7个国家2001年煤炭产量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80%。

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消息局所发布的数据,2002年世界煤炭的总产量是97.416(1015Btu),比2001年增加了0.79%。

亚太地区发达国家包括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其中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的煤炭出口国,日本则是世界主要的煤炭进口国。2001年,澳大利亚出口煤炭2.14亿吨,国内消费煤炭(包括褐煤)1.44亿吨,主要用户是电力工业,当年燃煤发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77%。预计澳大利亚的煤炭消费量在2025年前将略有增长。日本是亚洲第三大煤炭消费国,在世界上名列第七,所需煤炭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大部分来自澳大利亚。该国最后两座年产能力分别为110万吨和220万吨的矿井先后于2001年末和2002年初停产关闭。目前,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粗钢和生铁生产国,煤炭消费量中一半以上用于钢铁工业。日本电力工业的煤炭消费量亦相当大,燃煤发电约占全国电力供应量的25%。日本计划在2001年至2010年间新增1.6亿千瓦发电能力。

自1900年以来,西欧煤炭消费量已减少36%,由8.94亿吨降至2001年的5.74亿吨。预计到2025年,西欧煤炭消费量将再减少22%(以热值计算)。

东欧和前苏联成员国实行经济改革,向市场经济过渡,取代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该地区制度变革带来的混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煤炭产量和消费量的下降。自1990年以来,该地区煤炭消费量已下降5.48亿吨,2001年仅达8.28亿吨。在1990至2001年间,俄国煤炭产量下降7200万吨(-19%),乌克兰下降7900万吨(-47%),哈萨克斯坦下降4200万吨(-32%)。

美国在北美的煤炭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2001年,美国煤炭消费量达到10.6亿吨,占北美煤炭消费总量的92%。预计到2025年,美国煤炭消费量将增至14.44亿吨。美国煤炭储量丰富,主要依靠煤炭提供发电燃料,2001年,煤炭占全美发电燃料总量的51%,预计到2025年,这个比例将达47%。美国将进一步利用其现有燃煤发电能力,并且到2025年末新增6500万千瓦发电能力。预计在2001至2025年间,燃煤发电能力的平均利用率将由69%增至83%。

煤炭并不是中南美洲主要的传统燃料,2001年煤炭仅占该地区能源消费总量的3.8%,过去几年从未超过5%。电力供应以水电为主,目前正在兴建的几座发电厂将利用本地开发的天然气。预计在2025年之前,该地区发电量增长大部分将依靠天然气作为燃料。

非洲的煤炭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南非。2001年,南非生产2.5亿吨煤炭,占非洲当年煤炭产量的97%。南非煤炭产量中约有四分之三供应国内市场,余下部分供出口。


相关文章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我的有色网2013新版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