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看上海

2009-09-21 09:16 来源: 我的钢铁

低碳能源、科学中心、金融风险控制、新一轮光电技术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这是日前在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留学人员联合会召开的主题为“2020上海发展畅想”院士座谈会上,与会院士热议的几个话题。眼下的上海,筹办世博会是一大主题,但2020年,乃至2030年后上海如何继续保持生机活力、如何科学健康发展也已在谋划中。诚如主持座谈会的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长、两院院士严东生先生所言,院士们的建设性意见对上海在今后的5年、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如何真正向前一步步推进,如何在国内继续起到带头作用具有非常意义。为使读者大致了解院士们的观点,我们摘登其中部分发言内容。

上海低碳能源的未来

张杰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现在到2050年是一个关键时期。因为按照现在的预测,2050年以后我们就要进入到核聚变能时代。聚变能一旦有了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能源问题,但是从现在如何走到2050年,这是我们当代人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现在来看,我们的能谱主要来源于这么几个部分:化石能源,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等,还有就是裂变能。几十年前裂变能刚刚发展的时候,大家对它抱有很大希望,但是现在大家清楚了裂变能是自然界比较容易用来燃烧裂变的燃料,也是有限的。最近几年可再生能源开始越来越多地发挥作用。主要是太阳光,阳光除了提供人类能源以外,还以风能或者太阳能的形式被人类收集起来,这是可再生能源,这也是人类过渡到聚变能时代寄予很大希望的能源。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清洁能源的定义都发生过偏差,认为只要不是放出直接对人体有害的能源就是清洁能源,现在的定义还必须是要尽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能源才是清洁能源。当今二氧化碳的排放已达到高点,假如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世界将产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从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越来越关注,这样二氧化碳排放就成为了我们新经济体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瓶颈问题。

目前,我们交通的能耗已占到全社会能量消耗的20%。更重要的是它成了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可见,汽车对未来上海的发展至关重要。2007年上海交通能耗占总能耗的19.5%。2006年上海汽车保有量是238万辆,二氧化碳的排放是1427万吨,占总排放7%。上海市政府制订了2010年上海节能减排目标,对煤炭的比重和新能源的比重、天然气的比重,尤其在节能方面有了明确的标注。

由于交通占上海能源总能耗的20%左右,而二氧化碳排放又占非常大的份额,所以交通能源的低碳和无碳化就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正在尝试的新路,就是在能源产生的过程中,也可以捕获二氧化碳,并用掉这些二氧化碳。其中作为新能源之一则是二甲醚。

二甲醚是煤气化多联产的副产品之一,通过将二氧化碳加上氢以后产生的二甲醚,其本身是高效的燃料。我们提出的新方案是希望把二氧化碳直接氢化,使这个过程在短期内完成。二甲醚的燃烧值非常高,它的好处是在燃烧的过程中,可以完全消除碳烟的排放,氮氧化物等的排放也可以大幅降低,所以它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新型燃料。假如上海公交车全部使用二甲醚燃料,一年可以减排23.3万吨二氧化碳。2008年上海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甲醚公共汽车已经问世。而且上海的147路有10辆二甲醚汽车已经投入运行2年了,这是国家新能源真正批量生产清洁能源车的第一例。

上海作为我们国家汽车工业的重要基地,同时还有很好的煤化工基础,不应该错过二甲醚汽车发展的机遇。建议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大力发展二甲醚产业:

第一,希望编制上海二甲醚汽车产业规划和发展政策,有效带动一批相关产业,形成拥有我国能源特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希望这个能够成为上海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用二甲醚的核心技术和产业服务全国。

第二,建议尽早将上海在二甲醚技术上的领先优势转化为标准,为二甲醚汽车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推广提供重要的保障,我们希望把技术领先优势变成产品优势。

第三,建议规划实施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将二甲醚汽车作为世博园区的世博专用线示范运行。

相关链接二甲醚汽车

二甲醚(DimethylEther),简称DME,是一种无毒含氧燃料,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常温下可在五个大气压下液化,易于储存与输运,二甲醚可从煤、煤层气、天然气、生物质等多种资源制取,能实现高效清洁燃烧,在交通运输、发电、民用等领域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二甲醚已经成为国际石油替代与新型二次能源的热点之一。

在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等单位共同组成二甲醚汽车研发的产学研团队,首批试制完成的10辆二甲醚公交车(见右图),于2007年9月投入上海147路公交车车队进行试运行,同时建成了国内第一个车用二甲醚加注站。

形成综合研究中心

沈文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希望到2020年,上海能形成一两个可以引领世界的学科。我们知道在断肢再植、烧伤方面,上海已经走向了世界。到2020年,我们的医学某些方面会不会有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可以走向世界?现在上海光源已经投入运行,以这个光源为基础的研究中心能不能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还有物质科学研究的某些方面在2020年的时候达到引领世界的程度(即世界上的顶级科学家都要到你这里来研究)?这种研究中心无疑会为上海将来进一步的大发展提供知识基础。

现在我们国家的研究体系,都是以一个学科为主,甚至是二级学科,非常专门化。而当今科学发展更需要学科交叉融合,需要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有的需要一些比较大的设备,比如医药开发可能就要借助光源来开展。综合性的研究中心,可以把各个方面的人才聚集起来,这将是世界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我想上海如果可以以光源为中心建成一个综合研究中心,我希望它可以变成一个开放的研究中心,和光源联合在一起,就可以大大促进我们科学研究的发展,成为上海知识发展的一个产学研基地,成为上海知识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基地。到2020年,为上海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知识基础。

提升空间探测能力

叶叔华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天文这个角度来看,上海应该而且可以发展空间探测工作。因为上海本身是有基础的,已有航天八院、技术物理所、小卫星中心等机构。上海天文台现在在建一个65米的射电望远镜,而且要求在2012年9月要投入工作,届时,这个射电望远镜要参与探月二期。依托这个射电望远镜,我们可以做空间天文等方面的工作,不仅可以做深空探测,还应该考虑做对地球的精确测量,对于地球的精确测量现在是国家16个专项之一,应用性非常广。我们现在正好有机会可以推动应用卫星这个工作。以前我们的应用卫星多半是气象卫星和海洋卫星,还没有真正进入到重力卫星方面。重力卫星可以研究地球重力场的有关变化,而且能监测全球变化,比如说对地震、海洋、冰川、气候都可以起作用。上海天文台之所以有这个机会,也与以往国际合作的工作有关。

上海天文台如果推动国内与国际合作,能在5年之内发射重力卫星的话,那就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力量。我想我们尽快把这个项目推动起来,争取到2012年或2013年,使上海成为航天领域的一个重要基地。

上海应成为人才高地

裴钢同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要想达到2020年的目标乃至2030年和2050年的目标,人才是基本的要素。上海如果不能成为人才高地,那所有的目标可能都不能达到。上海在高层次人才、在人才高地方面还要做很多的工作,上海最近提出九大产业上海振兴计划,我觉得和它配套的方面,如教育、卫生、科研、文化方面,也应该相应有几大计划。上海的教育和卫生落脚点是落在上海两千万人口上,还是放眼长三角乃至全中国、全世界,形成教育和卫生的高地?以这样的思路来发展上海的教育和卫生,甚至是文化。

近年来,生命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干细胞的发展非常快,最近中国科学家用四倍体老鼠来证明iPS全能性的文章,这里也有上海科学家的一份功劳。我想这个领域可能会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生命科学的发展,此外,在转化医学和传染病研究等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都非常快,我们国家这方面的布局也是非常前瞻的。为顺应生命科学大发展的趋势,我建议上海在人才政策方面,在科研体制机制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大胆尝试,率先走出一步。我非常希望在推进生命科学最前沿发展的同时,也能为解决中国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作一点探索。我们的硬件当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但是我觉得,目前中国的硬件已经有本质性的提升,现在需要提升的是机制体制和人才政策,给科学家一个比较长期稳定的支持。

尽早发掘人的潜能

周翔东华大学化工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才在各个阶段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获得:可以引进,也可以在各个阶段进行培养。但是要得到可持续发展为我所用的人才,则要从孩子抓起。一定要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对各个年龄段孩子创新性的影响。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认真考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应该为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然后对每一个阶段,比如学前、幼儿、小学、中学、大学设计实施培养计划,同时要有新的教材。目标是能使人的潜能可以尽早也尽可能多地发掘出来。

与此同时,人的素质培养也极为重要。这里最根本的一点是社会公德,虽然看似很简单、很一般,但是可以影响后来的行为。如果说一个人的社会公德在其青少年阶段就得以塑造、养成,那日后当他成为一个企业家或公务员时,就会意识到自己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会具备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建设先进的医学城

王正敏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到2020年,上海若要成为我们国家的医学中心,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为此建议,可以尝试建一个国际先进理念指导下的医院,这样的医院能够被国际公认,而且可以吸引很多国外的病人来就医,我觉得如果要做这件事,不应该是抓现在的一个或者是两个医院,而应该有造一所医学城这样规模的设计,以此来带动其他医院的改造和建设。

其次,我觉得有条件的医院,应该有医师科学家,或者是科学家医师的培养计划。换句话说,在医院当中要有一批以医疗为主要目的的科学家在进行研究,他们可以充分利用医院的资源进行工作。如果没有医学科学基础的探索,没有一批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医学专家,建医学中心是办不到的,这要作为一个长期计划来考虑。

未来空间整体发展战略

郑时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对未来上海市空间的整体战略发展,我有四点建议:

第一,希望建立中央综合活动区,培育国际创新环境。这样的中央综合功能活动区要整合原有中心城区的功能,向中心城区各个区域辐射,调整空间布局,促进多功能的发展。综合功能活动区的建设可以整合各区正在出现的功能和创意园区,发挥综合功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金融中心区也应该是综合功能区,除直接的金融机构外,还需要楼宇经济和园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它们应该不仅是我们现在划定的原来的中央商务区,还应该向周边地区,包括静安、卢湾、徐汇、长宁地区辐射,也可以利用一些原来的历史建筑来建设。

第二,建设创意城市和国际化的文化环境。在建设金融中心区的同时,要注重人才环境的建设,培育国际创新环境,吸引人才。我主张我们城市除了建设四个中心以外还要增加文化中心这样的目标,建设为人才发展所必需的国际城市文化环境和文化产业。我们现在这方面远远落后于北京和香港。为此,我们要结合上海的特点充分发挥文化的资源,除原有的一些国际性的旅游节、艺术节、电影节外,逐步主办一些与生活和创意有关的国际性节日,如音乐节、设计节、服饰节、动漫节、手艺节、美食节等。

第三,统筹安排上海的城市建设用地、生态环境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重视二次开发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的效益。同时要建设一些功能性的城市地区,发挥上海在长三角区域核心的作用,为此要强化虹桥商务区的建设,使之成为上海城市发展和提高城市化品质的增长点。建议在外环线周边扩展若干培育园区经济为主体的商务园区,积聚产业与居住功能。除原有9座卫星城外,建议发展次一级城市地区,诸如江桥、周浦、莘庄、顾村、曹路、三林、罗店、九亭、赵巷等。

第四,规划并实行后世博上海行动计划,规划好世博会园区土地的后续利用,建设国际化的会展中心,使之成为上海城市发展新的功能增长点。从现在起,我们要考虑有计划地保留一些优秀的世博会场馆建筑,使上海万国建筑博览会得以可持续发展。

鼓励引进消化再创新

闻玉梅复旦大学医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在上海的生命科学发展得非常好,但是生物技术转化到实际运用方面还有欠缺。我有一个想法,能否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再跨越。现在有许多很好的生命科学研究项目,在转化为技术时遇到瓶颈。在这方面,我们在发展进程中,最好通过购买和引进技术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比如,现在的乙肝传染者,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0%以上下降到7%以下,这与当时引进两条生产线有关。

现在上海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方面还有很大欠缺,技术层面分散,也不成规模。虽然有一些“海归”也带回来一些技术,但是不成体系,上海和国家应考虑通过引进一些关键技术,使站在这个技术上的我们可以跳一步。比如,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这次生产的新型流感疫苗,其质量据了解,在全国十家生产单位中是最好的。该所13年前就已经和日本进行合作,引进了相关技术,并这些相关技术上进行发展,由此在制备新型流感疫苗中发挥了优势。

推动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彭实戈山东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金融风险控制是一门科学,怎样既能把金融的风险控制住,又使得很多金融产品可以有很好的流动性,是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的棘手问题。

过去认为风险模型就是概率的模型。现在国际上很多人都意识到,概率模型用于物理方面比较成功,但用到社会上就不太理想,因为人的行为并不独立,人看到别人的行为,就有反应,有反应就不同,就受影响。我们提出一种新的体系,就是从科学的角度,不仅认识到概率有不确定性,而且认识到概率模型也有不确定性,也就是双重不确定性。过去概率模型确定以后,国外有很多动态的计量办法;如果模型不确定,就要有新的动态计量办法。在这方面我们是领先的,国外都在学我们。我希望能够在全国,特别是在上海,把这个事情推动起来。

建设“智慧上海”

禇君浩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

种种迹象表明,新一轮光电技术有可能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领跑技术,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光电信息传感。其中,可见光、红外线是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现在从短波方面向紫外伽玛射线方向发展,从长波方面向THz方向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全波段的光电探测传感系统。在成像方面,今后利用成像光谱和指纹光谱技术可以对目标物进行全光谱的识别,不仅可以看清楚物体,而且还可以知道此物体的成分。这样它就能服务于环境资源勘察或者医学检测,比如可以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环境中有毒气体的成分,或者对人体恶性肿瘤做分析,我们可以用穿过人体的THz光(电磁波)测量成像光谱,然后根据目标的特征光谱和指纹光谱,进行非接触、无损伤的检测。除人体外,还可以对许多目标体进行检测。利用这些技术还可以探矿。这项技术是2020年的发展方向。

还有一个鼓舞人心的发展,就是让盲人可以看到世界。这项技术可将摄像仪安装在眼镜上,使用者手上拿着一个控制器,然后把摄像图像变成电脉冲,把它置于舌部,然后可以分析出图像。

另外,光电信息传感还可以发展到光、热、电、磁、压力、质量、温度以及成分的感知、传输和分析,这就是所谓多传感技术,包括振动、压力、质量、温度和物体成分等信息,都可以被传感分析。这是国际上现在非常热的一个方向。除了互联网以外,IBM提出还要建立一个物联网,即将所有的公路、桥梁、人体和建筑等任何物体的相关信息,都用传感器传输到网上。如此建立的传感网或者叫物联网,再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加上计算模型,就成为一个集信息获取、传送、分析、判断和反馈系统设备于一体的工程,最终会使整个地球变成一个“智慧地球”。

中国最近提出要发展的“感知中国”系统,本质上就是一个传感器网络系统。其中的核心技术涉及传感器发展、模型和大量的网络计算。这些技术一旦建立并趋于成熟,就可以使整个城市和我们的生活将变得非常智能化。举例来说,比如一件衣服扔进洗衣机,洗衣机里有传感器,它可以分析出这件衣服的材质,然后调整温度和洗涤时间;再比如交通上的运用,如果车前面有人,传感器将信息传导到汽车,油门就踩不下去。这幅非常智慧地调节人类活动的图景,将在2020年前后逐步成为现实,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技物所已经有一定的研究工作基础,上海应该也有条件率先发展这个技术,建设“智慧上海”。

相关链接我国已初步形成传感网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传感网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

传感网在国际上又称为“物联网”,将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奥巴马就职后,美国政府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物联网就是这些所谓智慧型基础设施中间的一个概念。

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专家预计,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相关文章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我的有色网2013新版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