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兼并重组 “三真”原则不能“变通”

2010-08-16 08:45 来源: 我的钢铁

经过协商、协议,我省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大部进入了资产评估阶段。对于全省六大兼并主体来说,到了“掏腰包、出银子”的关键时候。要做到实质性融合,需要作为兼并主体的省骨干煤炭企业绝对控股,不舍得拿出真金白银,一味想方设法寻找“变通”途径,都是对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不负责任的做法。

“真控股、真投入、真管理”,是这次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原则。这次兼并重组,兼并主体至少要拥有被兼并煤矿51%的股份。多年以来,大部分集体或者个体煤矿在各方面的投入也是大的或者比较大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累加动辄就是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元,要想顺利兼并重组全省400多家小煤矿,兼并主体按51%控股就需要上百亿元的资金。除了专业管理人才缺乏以外,兼并重组主体在资金方面也有压力。

但是,要“真控股”必须“真投入”,“真投入”才是“真控股”,“真投入”、“真控股”才能理直气壮地“真管理”。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到了“真投入”的时候,如果不是积极筹措资金、兑现协议诺言,而是在等、在看,想方设法寻找所谓的“变通”之术,试图“托管”甚至“赊欠”,这与省委、省政府煤企兼并重组的“三真”原则是不相符的。

不遵循“三真”原则进行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其结果必定是害人害己害社会。在兼并重组中试图“变通”,其实质不过就是想“少出钱”、“不出钱”。在市场规则下,“少出钱”、“不出钱”就难以“真控股”,虚假控股的结果肯定要削弱管理者的话语权。如果兼并重组主体方派出的管理者只能在“财大气粗”的煤老板的羽翼下工作,低声下气、说了不算,一旦事故发生,担责的自然是兼并重组的主体单位,正所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真投入”是兼并重组成功后,新企业“保安全”、“大发展”的必要铺垫。所谓的“变通”,说穿了就是想糊弄,糊弄政府、糊弄社会、糊弄被兼并者,最终结果是糊弄自己。“真投入”也是市场公平原则的体现,不投入就很难让煤老板心悦诚服。同样作为股东,彼此不是心心相印而是同床异梦,企业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安全生产就难以保证。

更重要的是,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不遵循“三真”原则的所谓“变通”,将使省委、省政府的形象在基层大打折扣;所谓的“变通”,即便说得天花乱坠,也是在给政府脸上抹黑。

“真控股、真投入、真管理”,是这次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必须不折不扣遵循的原则,任何绞尽脑汁的“变通”之术都应当立即叫停。


相关文章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我的有色网2013新版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