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恒达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2010-11-02 10:10 来源: 我的钢铁

甘肃恒达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属私营企业,是靖远县确定的"双五双十"工程、产值过亿元和利税过千万元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公司自1996年10月开始筹建,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设计年产焦炭10万吨,焦油5000吨,商品煤气2500标准立方米/小时,预计年产值7000万元,年利税1200多万元。2002年6月18日,公司一期工程5万吨建设项目建成,并进行烘炉,2003年元月29日正式开炉投产。到2003年底公司共生产焦炭4万吨,完成产值2900万元,上缴税收200多万元,共安置130多人就业。

忆往昔,恒达公司职工感慨万千。1999年10月初,一期工程5万吨焦炉建设项目在完成进度80%时,因资金没有到位,使工程建设得不到正常进行,公司不得不采取边积累资金,边建设项目的办法。2002年元月,县上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进行重点帮扶,并积极争取省、市经贸委和乡镇企业部门的大力支持,聘请陕西、宁夏等地专业技术人员驻厂指导。公司一期工程烘炉阶段,工作组成员和全厂职工昼夜奋战在烘炉第一线。嘴唇干裂了,他们顾不上喝一口水;眼睛熬红了,他们顾不上休息片刻;嗓子喊哑了,他们依然挥动着指挥的手臂。烘炉的最关键时刻,贮备块煤用量不足,而公司又缺少周转资金,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县上积极协调城市信用社为公司争取到30万元的贷款资金,解了燃眉之急,保证了一期工程一次性试产成功。2003年的大年初一,第一炉焦炭顺利出炉。公司的投产,凝结了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公司全体员工的辛劳拼搏,填补了我市焦炭产业的历史空白。看今日,恒达公司职工不甘落后。对于企业来说管理就是效益,技术就是保证,质量就是生命。投产以来,公司多次组织有关人员上青海,走宁夏,赴内蒙,认真考察生产原料和生产工艺技术。在公司发展壮大过程中,为寻求企业发展的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公司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先后在宁夏焦化厂培训员工100多人,多次组织有关人员组成工作组赴宁夏、陕西调查研究,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驻厂分析指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厂员工已基本掌握了生产技术,达到了生产要求,产品经检验符合国家二级冶金焦标准。公司一班人认识到,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要做大做强企业,做精做细产品,必须拓展产品种类,开发新产品。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综合利用副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流动资金周转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公司又筹资600多万元,进行焦炉一期工程2号炉续建项目和双回路电源、洗煤系统等技改项目,预计今年7月份建成投产。投产后,两台焦炉年实际生产能力可达12万吨,年产值达1.1亿元,可实现利税1800万元,吸纳社会劳动力300多人。先进的技术要求.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为了追求诚信经营,树立企业形象,公司在内部,坚持"以人为本",推行文化治厂,把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创造力和发挥员工的潜能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了公司职工学习制度、上岗制度、安全防范制度等规章制度,对员工开展技术、道德、法制培训和教育,培育职工的敬业精神,努力建设高素质、能够艰苦创业、勇担重任、经得起市场风浪考验的职工队伍。在外部,实行客户访问制度,公司管理层定期拜访用户和原料供应商,了解用户意见,反馈各方面信息。由于遵循坦诚相待,诚实守信的原则,企业的运营一直处于良性发展之中,声誉逐日高涨,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瞻未来,恒达公司职工踌躇满志。企业的创建与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扶持,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援助,离不开家乡父老的支持。这一点,恒达焦化有限公司在其艰难创业的历程中体会尤其深刻。投产了,发展了,公司不忘职工,不忘为政府、为乡亲分一点忧,解一丝愁。在公司130多名职工中,家乡贫困家庭人员占80多人,企业下岗职工占50多人,年发放工资达87万多元。

所有的辉煌终将成为历史,恒达焦化有限公司永远不会放慢自己前进的步伐。公司将不懈努力,奋发图强,力争形成年产50万吨焦炭的生产规模,并综合开发利用煤气、焦油等副产品,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以优质的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诚信的服务态度,良好的经济效益回报社会,回报政府。


相关文章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我的有色网2013新版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