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煤炭网> 炉料频道>煤炭频道>行业要闻>正文

煤炭市场化改革取得新进展

分享到:
评论

7月25日,工信部产业司在其网站上表示,多年来,煤炭行业通过不断改革,扩大开放,投融资体制不断完善,主辅分离和分离办社会职能取得进展,煤炭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煤炭市场化改革取得成效。

价格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

工信部产业司文件中这样表述道:“煤炭供需双方自主衔接、自主协商、自主定价机制基本形成,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反映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煤矿安全和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成本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国内煤炭价格也逐步与国际煤炭价格接轨。”

资深煤炭市场研究员李朝林认为:“煤炭价格的市场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而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从2001年开始,在煤炭市场快速复苏的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进煤炭市场交易机制的研究探索,促进煤炭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2009年以后,除电煤以外,各种煤炭产品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市场化定价。”李朝林表示。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但是迫于通胀,电力机制改革很难往前推进等因素影响,重点煤的市场化却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随着我国煤炭大量进口和对外依存度的提高,国内煤价对国际能源价格的波动更加敏感。2010年煤炭净进口量达到1.46亿吨,同比增长41%,约占国内煤炭总需求的4%。国内煤炭市场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大量进口煤炭缓解了供应紧张的情况,也使国内煤价与国际煤价真正接轨。

交易模式创新发展

工信部产业司表示,大连东北亚、秦皇岛、太原、广州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煤炭交易中心陆续建成,为我国煤炭市场化和交易模式改革探索了新的途径。

可以说,建立煤炭交易中心是大势所趋,没有高效的交易中心,就不可能有高效的煤炭贸易市场。大型煤炭企业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破解煤炭供需矛盾,主动与用户签订中长期协议,对用户实行个性化管理,按需求组织生产,煤炭供应效率提高。

当前煤炭交易市场主要类型有三种:产地煤炭交易市场、集散地煤炭交易市场、消费地煤炭交易市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邓郁松研究员认为,总体上三种类型均面临着很多建设发展上的障碍。产地煤炭交易市场依托其突出的资源优势,在如何形成煤炭生产、流通、交易、物流和资金结算等有机衔接的规范化、现代化的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到目前为止,在煤炭价格形成、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尚未形成与其资源优势相一致的市场影响力。集散地煤炭交易市场依托煤炭集散枢纽,建立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煤炭交易市场,在煤炭定价方面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但考虑到中国煤炭运力不足等因素,集散地的煤炭价格更多地包含了不合理的煤炭物流费用,是否真能代表全国煤炭价格仍受质疑。煤炭主要消费区依托煤炭集散枢纽和中心城市,纷纷建立起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煤炭交易市场,但其在资金结算方面将面临挑战。如何使地方煤炭交易市场更加规范的运行、将影响力扩大至全国,应该引起煤炭市场的高度重视。

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总经理王立锋认为,煤炭交易市场建设应该全国“一盘棋”,应该允许新生事物的产生,并让其接受市场检验,在竞争中求发展。

储备基地建设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煤炭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煤炭价格一路上扬,再加上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与消费在地域上严重失衡,铁路运力增长又滞后于煤炭运输需求增长,每到用煤高峰,华东、华中以及华南大部分地区经常要同时面临煤炭供应紧张和煤价上涨的双重考验。因此,建立国家层面的煤炭储备已经刻不容缓。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李廷告诉本报记者:“建立国家煤炭储备,一方面可以在煤炭淡旺季的时候调节市场供求,发挥稳定市场运行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以在天气原因导致北方煤炭无法南运或铁路运输受阻的情况下,为华东、华中、华南市场提供储备煤炭,稳定市场供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同时他也表示,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部署了第一批500万吨国家应急煤炭储备,并确定10家大型煤炭、电力企业和8个港口企业担任承储任务。从承储企业和储备点的选择来看,主管部门基本上采取了分散储备的原则,但是从储备规模来看,500万吨的储备总量显然过小。因此,如果要达到应急储备的目的,未来还需进一步大大提高储备规模。此外,李廷认为,要想达到应急储备的目的,煤炭市场必须要存在明显的“淡季”,也就是煤炭供应必须要在一定时间内表现为较为宽松。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以及企业对于煤炭物流业的发展逐渐重视了起来,开始认识到煤炭物流业对于促进煤炭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一些传统煤炭运销企业正在向新兴现代煤炭物流储配产业转型升级,传统煤炭运销方式发生新变化。开滦集团、中平能化、淮南矿业、晋煤集团、陕煤集团、湖北煤投、内蒙古联创、大连泰德、山东能源龙口矿业等单位加快推进煤炭物流园区建设、供应链管理、数字化配煤等物流产业。湖北、四川、江西、重庆等省市积极筹建省外煤炭资源基地和省内煤炭物流储运基地。

一位煤炭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目前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是运力不足。尤其对西部的煤炭运输来说仍是瓶颈。铁路运力紧张,经常排不上计划;海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容易出现滞期问题,成本波动比较大;其次是企业内部的物流服务未融入大物流系统,造成资源浪费。当前,众多企业的物流服务部分仍然依靠内部完成,未能实现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使得整个社会物流成本偏高,不利于社会经济活动的高效运转;再次,行业壁垒不利于煤炭物流业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效率。虽然近年来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但各物流园区、行业、部门、企业的开放意识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理念较薄弱,人为地制造了部门和行业壁垒,无法有效实现各方的合作联动,无法将地方物流系统的局部最优化目标转到系统全局最优化之上,在某一个地区及其经济辐射范围内也实现不了真正的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最后,缺少扶持煤炭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由于是微利行业,开发建设和提高作业效率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政府在税收返还、土地征用、用电用水、物流业务承包和用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到位,不利于现代煤炭物流业的加快发展。”上述负责人表示。


为你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