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水泥市场价格取决于对市场供给的有效控制

2012-02-08 08:47 来源: 钢联资讯煤炭网

水泥价格是市场的风向标,今年水泥市场如何,众所纷纭,实际上大家都看到了今年的水泥市场走势和去年不一样。去年市场走势是前高后低;今年会不会是前低后高,这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也是当前市场的主流观点。实际上,大家都希望下半年宏观政策会有所松动,资金面放宽。

从两个方面谈一下今年的市场走向:

第一,可以说前些年市场的价格高低主要取决于需求的增长速度与幅度,直接地说也就是房地产、基本建设的投资,这一过程可以说在全国各地都已经历;

第二,随着市场的成熟,前期市场高度成长的后遗症――产能过剩矛盾愈发突出,那么控制供给的释放规模和速度,改善供需关系逐步摆在了大家的面前,也是使市场趋稳的必要条件。

基于这两个问题,就各个地区做一下分析:

全国

2010年底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全国水泥价格创造出历史新高435元/吨,首度突破了400元/吨关口;而2011年由于国家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和7.23动车事件,需求面明显受到影响,导致水泥市场旺季不旺,尤其是在4季度,是近年来的最低,年底旺季都没有跑起来势必会影响下一年,2011年12月和2010年同期价格相差近50元/吨。

2012年1月水泥价格387元/吨,比上年同期低34元/吨,所以今年和去年的起跑线不在同一水平上,由于近几年新增产能远超出新增需求和落后产能淘汰的总量,所以在2014年以前市场呈现一个供大于需的市场供需状态。

从季度角度看,去年的价格走势高位是在2季度,较一季度增长了14元/吨,其贡献主要来自东北市场的启动。

从半年角度看,下半年较上半年低21元/吨,6个地区只有东北地区下半年走高,高出89元/吨,而西北地区下滑幅度最大,下跌73元/吨。

后市看点:同意市场主流观点,上半年市场将面临严峻局面,主要是没有明显的利好政策出台,加之去年新增熟料产能再度突破2亿吨,要十分关注今年需求面的走向;国家的经济政策是稳中有进,国家政策对实体工业的影响有一个时间过程,今年全年水泥的需求量仍然会在一个高位,但增速会较2011年有明显的回落,价格的高低来自于对市场供给的有效控制,华东是否能够守住去年的价格,西北、西南是否继续会滑落,华北能否越过400元/吨,中南和东北市场又会发生如何变化都值得关注。

华北

京津是2011年大家都看好的市场,是否会成为第二华东。2011年年初,金隅在北京市场率先挑头拉高价格,一度摸高525元/吨,但由于市场需求不如预期,加之周边区域新增产能释放过大,最后偃旗息鼓,6月跌到了450元/吨,年底报收378元/吨,仅高于一路下滑的西南、西北,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后市看点:华北市场山西、内蒙古相对独立,产能投放巨大,值得关注的仍然是京津冀市场,这里的重头当属冀东和金隅的市场取向,从市场的角度看,应该说向400元/吨靠拢比下滑到300元/吨的动力要大的多。但这个市场除在2003年度被赊账搞的很难受外,而后价格一直比较平稳,没有遭受过华东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市场的差异性对市场的认知度和对市场的运作就会不一样。2007年的山东市场应该和京津冀市场类似,山水和中联两家企业的大规模并购确定了其在山东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对市场的影响力。冀东和金隅都将京津冀市场作为集团发展的核心市场,把握市场时机,找准切入点在京津冀市场找回400元/吨水泥价格应该是有可能的。

东北

2010年东北市场还不被看好,尤其是辽宁和吉林,但2011年不仅走出了困境,而且一跃成为全国之首。实际上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在统计中,东北地区2010年以后的新投生产线寥寥可数,只有10条,三省3年合计新增产能也就在1,500万吨,和有的省一年就新投两、三千万吨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东北的市场应该是铁板钉钉――没的跑。

华东

市场都会有轮回,华东市场成为2011年水泥市场热点,究其原因,它既是全国水泥价格领跌的市场,也是全国水泥价格领涨的市场,问题的源头在于产能。过剩的产能将成为影响“十二五”水泥市场健康发展的一大问题,如何应对摆在全国水泥产业的面前,2010年最引人注目的看点是:国家节能减排的强力措施能不能成为企业控制市场供需关系的催化剂,围绕这个问题在华东市场上演了一幕大戏:

2010年底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华东市场在2010年12月价格飙升到500元/吨,真是久旱逢甘霖,华东水泥人很久没有这么爽了,7年前是高成长的市场拉动了价格,而后由于产能过剩拖累了产业,搞垮了企业;2010年限电打压了供给,市场价格再度得到回升,两次价格变化的背景不同,国家限电的结果对水泥产业来说就是控制产能发挥,控制产能发挥就是改善市场的供需关系,改善供需关系导致了水泥的价值体现。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通过这次限电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季度是淡季,按惯例价格是普跌,华东市场价格挺在481元/吨,这一价格的背后实际上是信心,二季度横在470元/吨,这对市场是否能够稳定的考验,三季度、四季度受国家经济背景和市场环境影响,价格小步下滑,这应该完全是情理之中,水泥价格取决于供需,在一定范围控制、调节是正常的。

从半年角度看,下半年较上半年低了43元/吨,下跌幅度仅次于西北地区,但跌后的价格仅低于东北,站在第2位,从中看出涨跌控制的够水平,来之不易。

2012年1月的水泥价格比同期低60元/吨之多,所以今年和去年的起跑线不在同一水平上。

后市看点:华东市场今年有变数,大家都已看到,一是长江上游、中游都有新增产能,担心对目前下游市场提出挑战,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分析师,通过这几年对市场的深度了解,对水泥产业市场的供需关系如数家珍。我认为市场不会是永恒不变的,产业竞争、竞合是始终存在的,一直在博弈之中,但明智的企业都不会和利益过不去。水泥是同质化、区域型产品,市场中的企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上游的新增产能对长三角市场影响还是有限的,新增产能都是看的见的,也就是说是可控的,媒体对这方面的报导已经不少,足以引起关注,现在的问题是需求的不确定性,去年节能减排的力度已经够大,但现在又面临:不但新增产能出头,要加大力度限产,而需求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增幅减少的幅度,是对市场的判断是一个难点,但若不出现经济的大起大落,可以所说在有效控制供给的情况下,华东市场应该是可以继续承接去年的走势,市场的信心肯定是有,当然也需要有需求稳定性的支撑。

中南

看了一下中南市场的价格数据就不想多说了,只有这一列数据都落在“4”字头上,也就是说这一市场价格较为稳定。

西南

再看西南市场的价格数都落在“3”字头上,是全国的低价区域,去年底、今年初是310元/吨,一步之遥就会跌穿300元/吨,从收购者角度看,已向底线靠拢,现在西南地区形势较为复杂,新增产能还在不断放出,市场整合者也在跃跃欲试……,一句话,是最有变数的市场。

西北

西北市场成为2011年水泥市场“冷”点,西北走完了市场高成长的历程,2010年后西北新增产能持续保持在38%以上,名列全国之首,而随之而来的产能过剩已经逐步显现,今年年初首先在陕西价格大幅下挫,而后其他几个地区也纷纷破位:

西北市场在2011年12月和2010年同期的价格相差95元/吨,这也预示着西北开始步西南后尘,但两区域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西北是中材集团的核心区域,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天山、祁连山、赛马,在市场上升期收获颇丰,但现在已面临市场的挑战。在陕西主要是冀东、尧柏、海螺、声威,市场价格的急度下跌导致市场整合步伐加快,而这一过程已跨两个年度,何时价格回升还须耐心等待,毕竟这是一个通过优胜劣汰的典型案例。

去年一季度、二季度西北市场的价格没有丝毫动摇,而西北的水泥拉动主要来自重点工程建设,7.23动车事件严重影响了市场的需求,三季度、四季度价格接连跳水,拖累了西北水泥市场,也使西北提前告别了“市场盛宴”。

2012年1月的水泥价格同比上年低出95元/吨,面对这一事实大家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后市看点:西北市场主要是面临产能释放的挑战,而新增的产能释放还在后面,主要在新疆和甘肃。目前新疆的价格460元/吨,陕西、青海已跌破300元/吨,甘肃、宁夏300元/吨出头,西北市场走低还要有一段路程,但西北市场处于成长期,大企业集团的集中度高,市场的整合取决于时机,目前正处于供需关系的转折点。


相关文章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我的有色网2013新版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