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宜适度有序发展

2012-03-14 08:49 来源: 钢联资讯煤炭网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煤炭深加工再度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多省份拟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由于煤化工项目不仅投资巨大,还伴随着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高耗水性,过快发展必然会付出资源环境恶化的代价。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厅长吴永平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通过技术突破解决煤化工项目高消耗和高排放问题。人大代表建议,煤化工产业宜适度有序发展,同时应大力开展新型煤化工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

煤炭深加工再度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多省份拟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煤炭资源大省的代表委员热议的一个焦点便是煤炭深加工。

记者从内蒙古代表团团组会议上获得的消息称,内蒙古代表团建议将内蒙古确定为国家级煤炭深加工试验示范基地。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梁铁成介绍说,内蒙古具有煤炭深加工升级示范的基础。“十一五”期间,国家新型煤化工五大示范项目相继在内蒙古实施。目前,神华108万吨直接法煤制油项目、伊泰16万吨间接法煤制油项目、乌兰察布新奥50万立方米甲烷无井地下采煤气化项目、神华包头60万吨烯烃项目、通辽金煤20万吨乙二醇项目已建成投产,克什克腾大唐40亿立方米煤制气和鄂尔多斯汇能16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已得到国家核准并开工建设,一期工程预计2013年底建成。

另一煤炭资源大省山西提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战略,并将现代煤化工列为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时期,山西将积极做好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建设工作,重点发展弃采高硫煤制合成油、低热值煤制天然气项目。

据了解,目前,潞安集团已全面开展了一期180万吨/年煤基多联产循环经济产业化项目前期工作。一期项目总投资260亿元,主要产品800万吨/年焦化,186万吨/年油品及化学品,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70亿元。同煤集团采用先进的煤洁净转化技术,拟在大同市左云县利用石炭二叠纪低热值煤为原料建设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项目总投资252亿元,建成后预计年均销售收入为96亿元。

山西代表团拟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一份建议中提到,希望国家发改委将潞安集团煤基合成油及化学品多联产项目以及同煤集团煤制天然气项目纳入正在编制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和《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并批复开展前期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祝作利也在陕西省团组会议后向记者透露,未来陕西将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实现能源的深度转化。

煤化工项目具有高消耗和高排放特征代表建议通过技术突破解决

作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煤化工项目建设、投产周期较长,抵御风险能力较低。尽管煤化工行业发展前景看好,但行业发展仍存诸多隐忧。

煤化工项目不仅投资巨大,还伴随着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高耗水性,过快发展必然会付出资源环境恶化的代价。

以煤制油为例,我们采访了解到,煤制油转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统计测算显示,一个年产300万吨的间接液化工厂,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3000万吨左右(不考虑采用二氧化碳捕集)。在全球变暖日趋严重的形势下,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成为制约煤制油发展的主要瓶颈。水资源方面,煤制油装置生产1吨油品大致需要10吨水,尽管和其他煤化工项目相比耗水量较低,但由于我国煤产区大多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中、西部地区,水资源匮乏,煤制油项目水耗不容小觑。

对此,梁铁成说,内蒙古煤炭已探明储量7000多亿吨,居全国第一位,其中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占60%以上,具有大型整装、赋存稳定、煤质适宜转化等特点。此外,内蒙古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土地辽阔,地区环境空间容量较大。而且,内蒙古水资源能够满足发展需求。内蒙古西部地区黄河过境里程830公里,区域内黄河水配给水量58.6亿立方米,目前工业和生活用水仅占8.5%。东部地区(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地表水资源量337亿立方米,占全区地表水资源量的83%。通过采取水权置换、修建水利控制性工程等措施能够满足煤炭深加工升级试验示范项目的用水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厅长吴永平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通过技术突破解决煤化工项目高消耗和高排放问题。目前煤化工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将逐渐走向成熟。

煤化工宜适度有序发展

由于煤炭也属于一次能源,煤炭深度转化过程中必然伴随损耗和效率问题,而且我国煤炭储量也不是丰富到可以随意使用的地步。因此,煤炭加工利用过程中,不能“一哄而上”和“遍地开花”,更不能“逢煤必化”。

因此,煤炭深度转化过程中应该按既着眼当前,又考虑长远,能持续发展;既有煤炭资源基础,又有水资源保证,能支持发展;既不恶化环境,又不破坏生态,能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出发,坚持“适度、有序”的原则。

全国政协委员、中冶集团董事长经天亮在提案中表示,应限制煤化工无序发展,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各地盲目发展新型煤化工的现状,国家有关部门应借鉴我国13个煤炭基地布局的思路,加快制定和出台国家煤化工产业布局规划,有效指导产业发展布局。我国新型煤化工处于产业发展初期,面临技术、市场、效益等方面的风险。目前,煤化工可以作为国家战略性技术储备,不宜进行商业开发。要及时发布指导政策,针对不同技术领域,有效引导煤化工产业发展,避免一哄而起。

经天亮称,当前除煤炭行业以外的企业也盲目进入新型煤化工领域,有的电力企业以搞煤化工为借口,抢占煤炭资源;有的地方政府推波助澜,进一步加剧了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的竞争。因此,应限制电力企业发展新型煤化工。

此外,政府主管部门应对进入新型煤化工领域的企业进行严格控制,考虑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和关键因素,建议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联合石油、石化企业,大力开展新型煤化工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


相关文章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我的有色网2013新版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