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煤炭网> 炉料频道>煤炭频道>行业要闻>正文

处于经济转型期的2012年煤炭市场

分享到:
评论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着改变,我国经济也步入调整期,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十二五”电力发展以水电、核电等洁净能源为主,钢材以企业整合、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能耗为主,化工以“减氮、稳磷和增钾”为主,水泥以企业扩大和提高水泥标号为主,这些对一次能源煤炭的消耗将产生一定的影响,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需求量的增速放缓和大规模的增产将形成能源供需产业链的不协调,因此“十二五”宏观调控煤炭产量增速,将是一次能源可持续发展关键。2012年是煤炭市场关键的转折期,对煤炭市场的把握比较困难,同时分析,对今年的煤炭市场提出初步判断。

煤炭市场行情“风风火火”是世纪初以来的主基调,唯独给煤炭市场“迎头一击”的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随后煤炭市场经过短暂的阵痛后,受各国政府大量投资刺激又重新步入火爆行情。当大家还在为“我国经济是否会出现二次探底争论不休时”,我国经济已从2011年后期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主要是欧债危机从希腊逐渐向欧元区蔓延并向外围渗透。此次危机首先对我国出口有一定的影响,但程度有限,因欧洲五国的进口只占我国出口总额5%左右;同时存在微弱的间接出口影响;其次是对我国金融等其他领域的波及。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可以判断,当凯恩斯主义已受欧洲各国怀疑时,这次危机影响是漫长的,补救成为“痛苦”的过程,是个两难课题,印钞票救市恐怕出现过度通货膨胀,不印钞票没有短期可以见效的办法,只能从危机蔓延中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据部分经济学家预测:此次危机首先复苏的是美国,因其市场机制健全,原始创新水平高;其次是欧盟,随后才有可能轮到我国。

根据以上国际情况、各国经济发展规律和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可以断定2015年前后我国经济增速将下降一个台阶,将由高速增长变为中速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增速低于中部发展地区,房地产等行业不会再出现膨胀式狂涨,因我国工业化促进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已接近尾声;我国“十二五”期间将是经济新的均衡点探寻期,到“十二五”末我国经济发展将降至6%-7%/年,并在此范围找到均衡点并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此时政府强力扶持达到8-9%,中国经济将出现泡沫;日本就是很好的反面案例。反映到煤炭市场是不确定因素将伴随左右,因年煤炭需求净增量将受经济基数较大影响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这就需要煤炭行业产量整体要加大力度调控年净增量。同时此转型期告诉我们,开发原创性技术,增加内需和发展第三产业将是未来发展的“生力军”;我国国有企业创新不足将是影响经济进一步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2012年困扰我国经济的是:出口减少,制造业外移,资金紧张。具体表现为:地方融资平台集中还本付息和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造成的企业亏损,民间借贷和“影子银行”资金链断裂,国际经济再次下滑对我国经济的冲击等;社会融资总量控制有必要但操作上有难度,货币政策将依然稳健;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只意味着外汇占款在减少,不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改变;同时,银行放贷难的原因是银行平均存贷款比已触及银监会监管上限;通过这些预测2012年我国经济将上涨不到9%,膨胀在4%左右,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占比由24%下降到22%左右,工业产值将由14%下降到13%;消费占比依然平稳在10%-14%之间,进出口占比将从20%下降到10%。而2012年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将与世界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主要有地缘因素、宏观因素、美元走势、欧债危机、伊朗石油禁运冲击油价、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

电力行业:2015年我国煤电装机将达到9.33亿千瓦;2020年我国煤电装机将达到11.6亿千瓦,此期间主要以发展水电、风电和核电等洁净能源。截至2011年底,我国煤电装机容量为8.5亿千瓦,消耗煤炭18.49亿吨,占原煤产量50.65%;按此估算,2015年我国电煤消耗为20.29亿吨,年均增长8000余万吨,而2011年净增加为2.34亿吨;2020我国电煤消耗为25.23亿吨,年均增长9886余万吨。2012年第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116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5.9个百分点,比上年第四季度降低4.3个百分点。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0%,比1-2月份增速回升0.3个百分点,若剔除闰年因素则回升2.1个百分点。一季度,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3.0%;第二产业及其工业、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4.5%、4.5%和2.1%,其中3月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6%,增速比1-2月份回升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3.0%和15.5%,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较为明显,此情况表明第三产业用电量的增速将是未来用电量增加的“主力”。一季度,东、中、西、东北部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9%、9.4%、7.5%和3.3%,其中3月份同比分别增长6.9%、7.1%、8.3%和3.4%,分别比1-2月份增速回升1.5、回落3.5、回升1.3和回升0.2个百分点,若剔除闰年因素则分别回升3.3、回落1.7、回升3.0和1.9个百分点,此数据表明未来工业发展促使电力消耗增加的重点在中、西部地区。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生产能力924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减少456万千瓦,主要是火电比上年同期减少352万千瓦;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16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8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利用小时516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65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为1295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4小时,为200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后三季度经济增速平稳回升的可能性较大;与此对应,后三季度电力消费需求也将稳步增加,但增速将比2011年有所回落,预计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为2.41-2.4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推荐增长8%左右;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5.09-5.1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10.5%,评估为5.1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左右,可能呈“前低后高”分布。供应方面,预计新增装机8600万千瓦左右,其中,水电新增2000万千瓦左右,火电新增缩小到5000万千瓦左右,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将达11.4亿千瓦左右。全年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将在4750小时左右,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在5300-5400小时之间,与2011年5249小时基本持平。

冶金行业:预计中国粗钢需求量可能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达到峰值,峰值约为7.7亿吨-8.2亿吨;2015年粗钢消费量将达到7.5亿吨。未来将关停400立方米以下高炉、30吨以下转炉和电弧炉,“十二五”期间,国家确定了单位能耗指标是降低16%,平均吨钢综合能耗要低于580千克标煤,并发展废钢回收利用系统,增加利用废钢生产钢铁的能力,还将出台废钢进口相关支持政策。其次,到2015年,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2010年的48.6%提高到60%左右。生产炉型大型化、企业规模化、钢材产品高技术化、整体行业向节能化等发展;全球钢铁消费2011年将保持强劲增长,增幅达6.5%,总量达13.98亿吨;而2012年增速将放缓至5.4%,总量为14.74亿吨。2012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钢铁需求占全球钢铁需求的比例将从2007年的61%增至73%。中国钢铁消费量2012年预计将增长6%至6.806亿吨。2011年我国钢材产量为8.78亿吨,粗钢产量6.83亿吨,消耗煤炭6.15亿吨,预计2015年消耗煤炭将达6.75亿吨,年均消耗增加2221万吨,2011年耗煤净增加为5098万吨。

化工行业:我国化肥消费90%用于农业,10%用于工业。根据“十二五”期间农业生产的品质要求和多样化发展等因素预测:到2015年农用化肥氮、磷、钾施用比例是1∶0.38∶0.25,兼顾工业需求,预计2015年我国化肥需求总量为6610万吨,其中氮肥4350万吨、磷肥1490万吨、钾肥770万吨;尿素占氮肥的比重达到70%左右,磷铵占磷肥的比重达到70%左右,在无氯钾肥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单质肥复合化率、大颗粒尿素比重将逐步提高,“十二五”期间,化工行业将进行企业兼并重组及大型化肥基地建设,氮肥工业重点在能源产地和有条件的粮棉主产区建设大型尿素生产基地,促进基础肥料向优势企业集中;未来氮肥企业数量将减少到200家以下,大中型企业产能比重达到80%以上。磷肥企业数量将减少至150家以下,大型磷肥企业产能比重达到70%以上。3~4家大型钾肥企业集团规模将进一步壮大。到2015年,大型企业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到30GJ以下,以煤为原料的降至50GJ以下;吨尿素氨耗降到575kg以下;原料本地化率达到60%,动力自给率达到60%。2011年我国化肥产量为6325万吨,其中氮肥为4347万吨,耗煤9097万吨;到2015年化肥行业耗煤将于2011年基本持平,增加幅度有限,主要增加的是磷、钾肥,同时随着粉煤气化技术进一步推广,用煤本地化将成为化工用煤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水泥行业:到2015年,总产量将达20.4亿吨,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综合利用废弃物总量提高20%,42.5级及以上产品消费比例力争达到50%以上,前1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达到35%以上。这样,到2015年,水泥净产量增加几乎为零,煤炭消耗将稳定在5亿吨上下,多数为低质、低发热量烟煤及炉渣等。

以上四大行业未来四年煤炭净需求增加量为2.4亿吨,而我国2011年原煤产量为36.5亿吨,两项合计排出误差正好是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限定的煤炭产量大数39亿吨。2010年原煤产量约34.13亿吨,2011年煤炭净增量为2.37亿吨,而“十二五”规划年均净增量要求是9736万吨,这样,未来煤炭产能过剩显而易见;虽然国家鼓励煤炭稀缺地区加强储备,但全社会资金紧张将促使储备速度和激情低于前期;同时,社会库存正悄然在增加,截至3月底达3.21亿吨,占全年产量的8.4%,可用天数接近30天,均处新世纪以来高位,库存结构多数集中在用户端,供应端较少,下一步存在向产端转移的可能;今年后期,社会库存伴随缺煤地区政府主导储备增加、迎峰度夏备煤和产煤区增加库存等,社会库存有望达本世纪新高。上世纪末煤粉污染笼罩大家的日子刚刚过去10年,这种隐患现已有出现的苗头,好在暂时这些库存储备在大规模场地,管理相对完善。

占煤炭产量“半壁江山”的电煤市场,未来情况议论较多,截至4月20日电力行业煤炭库存可用天数达22天,高于去年同期8天,去年电煤市场行情是5-7月秦皇岛港煤炭价格上涨,随后开始下滑至10-11月份的小幅反弹,可以说“淡季不淡、旺季不旺”比较明显。今年3-4月份,受秦皇岛港口铁路检修等影响,经过近50天的缓慢上涨后,现秦皇岛拉煤船数开始下滑,伴随的是煤炭海运费下跌;此时煤炭价格维稳,主要是各地缓慢储备成为煤炭市场的支撑力,如煤炭企业生产量增加较快,煤炭企业库存将出现大幅上升,煤炭价格新的下跌将开始;现在市场主动权在煤炭企业方,是大规模增产、还是增加基础设施和整合煤炭企业内部资源将是影响煤炭市场的关键。进口煤炭未来进一步增加将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动力煤,对我国供需基本平衡的市场将产生的影响大于供需偏紧时,因国际市场不确定负面因素在逐渐增多,今年8-9月份前后进口有望突破2000万吨/月以上。随着各种节能减排措施的出台和逐渐推进,特别是去年工业用电价格的提高和今年民用阶梯电价的实行,都会降低单位GDP的电力消耗。综合这些认为,煤炭市场未来将经过5个月左右的“平衡坚持期”,如煤炭行业产量增速没有有效的控制,煤炭价格进一步下滑属大概率事件;如果煤炭行业增速根据煤炭市场变化,产量自主调控,动力煤市场到年底将以平稳为主,略显下行压力。因不论是工业还是民用节能减排正在继续;其次,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已在发达地区开始,创新产业、洁净能源利用、第三产业崛起等,都给以前电力消耗增速最快的上海等重点地区提供了能源消耗少的经济增长方式新的机遇和新的出路。

煤炭企业盈利的主要产品是冶金煤和化工煤;作为煤炭企业效益煤使用量最多的冶金煤,市场前景也扑朔迷离,冶金煤消耗量截至今年3月份达到历史高峰即5636万吨,现不论是进口煤价格、全国炼焦煤平均价格和钢厂采购价格,均高于煤冶两个行业炼焦煤合理价位180元/吨上下;作为炼焦煤的直接产品焦炭,主要港口的库存达到近两年的最高值213.5万吨;期货持仓量约40万吨,是焦炭期货上市以来的较低点;全国焦炭实际平均价格高于核算的合理价格。

不论钢材市场好;还是钢材市场萧条,喷吹煤使用量增加是近几年钢铁行业降低钢材成本最佳的原材料,而现在喷吹煤价格情况是全国喷吹煤实际价格和部分钢材采购价格均高于合理价格250元/吨上下。冶金煤进口价格相比国内一直偏高,约占全国冶金煤消耗量8%上下,因进口冶金煤煤质好于我国,对我国冶金煤价格带动力有限。同样,钢材进出口影响我国钢市也极其有限,主要还的看国内生产量,近几年钢材库存可用天数变化不大,不超过10天,钢材季节性影响依然存在,但整体钢材价格在第四季来临之前依然存在下行压力,幅度有限,因铁矿石价格支撑钢价的力度虽微弱但依然存在;第四季度,钢材市场能否持稳也得看钢材行业自律程度、资金链状况和大型企业驾驭市场的能力。钢材现状反映到冶金煤就是下行压力将伴随2012年全年,钢市拉动冶金煤价格的力度极其有限,主要看冶金煤生产增量如何。作为煤炭企业盈利品种的第二效益煤即化工用煤,随着技术的进步,效益地位在逐渐降低,这种降低速度有增快的可能,因技术支撑和化肥市场行情促使新技术的转化速率在提高,但根本性的影响化工煤原有使用结构还需时日;影响化工块煤市场的主导因素要看合成氨的产量,延伸一下就是看尿素和甲醇今年的价格情况。

首先分析尿素市场,影响尿素市场的主要是我国农用和出口,按照国家出口政策安排时间,对我国尿素价格平稳非常有利,今年春季尿素价格出现上涨,后期也存在短暂的下调,随后拉动价格上行的是出口期的到来;再有,11-12月份存在小幅回落的可能,但整体波动幅度有限;甲醇主要看进口和国产,今年进口将于2011年基本持平,我国产量增加也将有限,致使甲醇价格今年变化幅度不会太大,下行压力微大于上涨动力,全年以窄幅震动为主。结合化工行业整体情况,化工块煤价格高位将微弱下调,中等价位将以平稳为主;影响因素主要看化工块煤基地即无烟块煤产量增长情况,如产量增加过快,将会增大下行压力。

总之,今年各行业的煤炭价格是持稳还是下跌,主导因素是看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介于这些,我认为我国有必要对煤炭行业采取如下措施来应对今年的煤炭市场:1、煤炭就地气化、电化,增加民用和工业液化气的产量和电力供应;2、提升矿井单产能力和安全系数,进而抑制煤炭整体产量快速增长;3、继续实行煤炭稀缺地区煤炭储配基地建设,但需要加强对储备场地管理,保持储存基地建设有序和煤炭进出平衡或略有富余,尽而有意识地控制煤炭社会库存过快增长。


为你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