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煤炭网> 炉料频道>煤炭频道>行业要闻>正文

一个矿工眼中的煤炭“黄金十年”

分享到:
评论

2002—2012年,山西煤炭从“小煤窑遍地”走向“大矿时代”———

2002—2012年,煤炭产业迎来“黄金十年”发展期,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山西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10年间,山西煤炭从“小煤窑遍地”走向“大矿时代”,煤炭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一名农民轮换工,张建军从1996年开始在太原市东山煤矿上班。16年后,当初的农民工已成了综采一队的副队长。十多年来,他见证了山西煤炭产业的变化,也亲身体验了煤矿工人从“窑黑子”到现代产业工人的蜕变。

挖煤:从“靠体力”到“懂技术”

1996年,张建军刚到东山煤矿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那时候工作量大,我们每个月只能休息一天。”虽然下井工作的时间规定是八小时,但由于井下交通不便,往往干了一天活儿,还需要步行两个小时才能从工作面走到井口。除了工作条件差,生活水平也不高。矿上的饭菜质量不好,张建军每天早晨下矿井时,除了要背一个矿灯,还要背上三个饼子和一些咸菜。“井下一干就是一天,只能自己带一些饼子充饥。”

而如今,井下早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现在是双休,下井时再也不用自己走,或者偷偷地扒井下的运煤小火车了。巷道内的窄轨铁路变成了宽轨,从井口到各个工作面都有像公交车一样的客运接送轨道车。我们现在都是机械化生产,你只要负责操作采煤机就可以了。”7月20日,张建军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早已经不是单纯地靠体力挣钱了。“我们现在是要懂技术、懂安全。”

工资:十年涨了十倍

刚到矿上工作时,张建军每个月的收入只有600元。“这些钱减去日常的吃喝日用,几乎就没有什么剩余了,日子过得紧巴巴。”而那时候,因为没有资金,山西煤炭企业甚至连职工的劳动保护器具都难以配齐。“以前的劳保器具不够,大家下井凭关系才能领到防尘口罩。”张建军说,而没有防尘口罩,到了井下工人采煤时呼吸的全是煤面儿,许多人都因此得了尘肺病。“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矿上要求下井时人人都必须佩戴防尘口罩,这可是一项考核内容哩。”张建军说。

如今张建军的工资每个月可以挣到6000—7000元,不仅够一家三口的日常开销,今年,他还在太原市买了一套商品房,“总价26万,新房子正在装修,估计今年冬天我们就住进去了。”

现状:从“产量第一”到“安全第一”

2012年,当了综采队副队长的张建军,对下属强调最多的就是安全。因为现在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所有考核的前提条件。而十年前,矿上对张建军及他的同事,要求最多的则是产量。只要产量上去了,工资自然会高一些。

在十余年前的山西煤炭行业,矿办医院可能是最热闹的地方,每天都有人被抬进医院,在大家的观念里,在井下工作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事情,对于一座煤矿而言,永远是产量第一。所谓的矿工英雄往往是那些不怕牺牲、不怕危险,能够多出煤、出好煤的生产骨干。

“只有从那时候走来,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如今山西煤炭行业的变化。”对于一个一直战斗在一线的矿工而言,张建军十余年来感受到山西煤炭最大的变化,就是煤矿对井下工人的要求变了,“以前是产量第一,现在是安全第一。多出煤不是英雄,不出事故才是合格矿工。”

到2011年山西全省全年煤矿发生事故54起,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85,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很多,全省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为你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