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煤炭网> 炉料频道>煤炭频道>行业要闻>正文

“百年煤城”鸡西踏上“绿加黑”经济复兴之路

分享到:
评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流光溢彩的穆棱河畔,数以万计的鸡西市民聚集在这里,唱着、舞着、跳着、笑着……“现在工资高了,城市美了,俺们的烦心事越来越少,也开始讲究养生锻炼了。”谈起鸡西这几年来的变化,62岁的煤矿工人董兴华笑得脸上开了花。

黑龙江省鸡西市因煤而兴,也一度为煤所困。作为我国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鸡西中心城区煤田开采历史已逾百年,累计向国家贡献煤炭10亿吨。在带去光和热的同时,自己留下的却是堆积的矸石山、污浊的空气、污染的河流,而以煤炭为主导、结构单一产业格局所产生的“资源依赖症”,让鸡西在城市建设、群众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欠了很多账。

穷则思变,鸡西人开始探寻自己的转型发展之路。2011年8月1日上午,鸡西市政府五楼会堂座无虚席。全市各委办局,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还有农民、工人、下岗职工代表,一共700多人参加了市委全体(扩大)会议,这在鸡西历次市委全会上是没有过的。

鸡西市委书记许兆君讲了三个半小时,中心思想只有一个:经济发展不能继续走“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老路,既要发展速度,又要发展质量;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照顾当代,也要照顾后代。

在“绿色发展”的指引下,鸡西市提出了建设绿色矿区、生态城市、宜居家园的目标。开始改变过去那种拼资源、拼能耗、拼人口红利的传统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矿区资源有序开发与合理利用;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质素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开始保护兴凯湖,治理穆棱河,保持山川秀美,建设宜居城市,让鸡西有一个好环境、好生态,让鸡西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增强幸福感。

“绿色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摆脱资源束缚、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对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创新。”许兆君说,把鸡西建设成为绿色矿区、生态城市、宜居家园,是对矿区过去“重生产、轻生活”发展模式的纠正,是对鸡西百年矿区无私奉献历史的一种补偿,是为200万鸡西人民规划的美好生活愿景。

鸡西煤炭储量占黑龙江省近三分之一,石墨资源储量居亚洲之首。黑色,已成为这座煤城“骨子里”的颜色,挥之难去。在经济转型中,鸡西市提出了打造“煤机之城”“石墨之都”的发展战略,目的就是要打响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使鸡西经济在转型发展中再次腾飞,赢取未来的竞争优势。

从鸡西市区向西南驱车16公里,这里曾是鸡西矿务局恒山矿十坑的一座废弃矿井,如今在煤“废”墨“兴”的转型中,正迅猛崛起,成为一个占地5平方公里的鸡西市(恒山)石墨新材料产业园区。

鸡西市市长朱德义介绍说,为把以“煤机之城”“石墨之都”为依托的经济转型做大做实,鸡西市着重做了制订规划、完善政策、建设园区、举办展会四件大事。尤其是产业园区的发展,使鸡西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促进了产业升级、增长方式转变。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加大招商力度,把产业园区打造成企业集群的平台、产业集聚的平台、科技孵化的平台,让重点产业园区成为全市大发展、快发展、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引擎”。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摸索,鸡西市“绿加黑”的经济转型成果也逐渐显现。今年前7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8.1亿元,同比增长17.7%,完成现价总产值213.8亿元,同比增长26.7%。其中,石墨资源优化整合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石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投资7600万元。在“煤机之城”产业项目建设中,今年列入市“双百工程”和工业年度计划的煤机产业项目有14个,现已开复工12个,开复工率85.7%,完成投资2.2亿元。

从“中国第二大煤都”到“煤机之城”,或许再到“中国石墨产业之都”,鸡西的新资源、新产业,令人瞩目。鸡西的新征程,更值得期待。


为你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