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春:长期购煤协议让煤企“过冬” 纸上谈兵需避免

2012-11-19 13:21 来源: 钢联资讯煤炭网

上世纪末,我国煤炭市场还不成熟,供过于求形势严峻,煤炭过剩现象困扰煤市几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煤炭市场急速下滑,也曾给煤炭市场带来震荡,好在“有惊无险”。受欧债危机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煤炭市场再度陷入低迷。

这次煤炭市场的困局和前两次显然有所不同,至少环境不一样了:市场化程度在增强,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在提高,用户购煤理性化应对在增加。但是,煤炭行业仍然弥漫着惊慌的情绪,很多企业都在变着法子“过冬”。例如,最近一段时间,媒体就报道,不少煤炭企业为了保持原有大用户不流失,与其签订长期购煤协议,约定在长达3~5年时间内,大家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互相支持,煤炭市场不好时用煤企业继续争取多用煤炭企业的煤,而等煤炭市场向好,煤炭企业也会保证用煤企业的供煤。

但是,这样的“过冬”形式可靠吗?是不是煤炭企业的一厢情愿?

类似贸易合约形式,上世纪末用过,2008年也用过。事实证明,在操作过程中,一点作用都不起,真正合作还是要以价格为杠杆。由于此类合约多数受制于未来的战略、具体效益和实际行动,因此,难以避免“纸上谈兵”之嫌。其实,仅凭纸面上的约束来左右供需的行为早已不符合煤炭市场的要求,延续至今的订货会签订的年度合同缺乏约束力是社会周知的事情:没有签到合同的企业没有煤用,签到合同的用户兑现能力却很差,而相关部委的协调作用又极其有限。

追根溯源,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在于我们国家契约精神的缺失。但是,要扭转此类情形,远非一日之功。也许,用保证金的方式来增加违约的代价,以期货的方式让长期合同在市场上“落地”,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以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建立和焦炭期货的上市作为标志,煤炭的市场形态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运营意味着煤炭现货电子化销售拉开了序幕,而焦炭期货的上市则给煤炭产品赋予了金融属性。此外,各企业煤炭同一品种定价多元化越来越明显,阶梯定价也好、一户一议也罢,这样的做法在增加煤炭企业产品销售、扩大其市场占有率、提高其效益的同时,无疑也是为步入现货电子化及期货市场所作的积极准备。这些新的交易方式、手段或者做法,都可以纳入到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的有关条款,甚至可以推动它们成规模代替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另外,产业多元化和延长产业链一直是煤炭企业做大做强的习惯路径。但是,常常是,看好的项目刚建好,有关产品市场就已出现过剩迹象。所以,自建下游产业链建设周期长、资金消耗大、下游产业链产品市场没保证,是许多煤炭企业长期以来的痼疾。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以投融资手段来参与下游产业链建设显然是个理性选项。除了避免盲目投资、减少市场风险、加深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关系外,还可以通过简单的资本运作扩大企业规模,可谓是一举多得。煤炭企业签订的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中,能否也可以增加一些这样的实质内容呢?


相关文章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我的有色网2013新版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