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一剩”致煤化工企业举步维艰

2012-11-27 08:44 来源: 钢联资讯煤炭网

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30%,在进口产品的冲击下,2009年上半年甲醇装置开工率只有40%左右,各地规划的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项目,实际开工和具备开工条件的不足10%,煤化工企业普遍经营效益不佳。

(一)原材料价格走高直接导致煤化工企业亏损

2004年2月,榆林煤化启动建设60万吨煤制甲醇一期30万吨项目,预计利润可观。当2007年项目投产时,煤炭市场价已高达每吨700余元,同期甲醇市场价约3000元,此时项目利润仅能保本。目前,甲醇市场价刚刚超过2000元,榆林煤化对该项目总投资迄今超过7亿元,由于亏损严重,项目投产不到一年即停工。延安的两家煤化工企业也由于同样原因生产断断续续,复苏无期。

(二)附加成本增高导致煤化工企业入不敷出

目前榆林市煤化工项目在有配套煤矿的前提下,50%保本、50%亏损。由于煤化工企业生产过程耗水量巨大,陕西已决定开发利用无定河地表水资源,建设王圪堵水库,以满足榆横煤化工区项目的用水需求,还制定了引黄工程、南水北调、水资源置换等远期解决水资源的方案,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已经上马或开始生产的煤化工企业无法享受“远水”的“恩泽”。随着水资源的急剧短缺,水价节节攀升,加之用工等成本不断增加,也间接导致煤化工企业亏损、停工。

(三)“两高一剩”导致煤化工企业举步维艰

煤化工企业高耗能、高污染、环境风险较大,一直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煤化工产业的顾虑。陕西省煤化工快速发展后,煤化工企业排放废水中多数有机污染物难以降解,配套建设滞后,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如果按照国际标准,将水资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等环境外部性因素纳入煤化工项目成本体系,陕北很多煤化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就不成立,许多企业不得不停工下马。

(四)银行信贷支持弱化导致煤化工企业资金困难

与农业和其他工业项目相比,银行对煤化工行业信贷介入始终持慎之又慎的态度。在延安,黄陵联社曾在2000年至2005年先后向当地煤矿发放贷款1000余万元,国家关停并转小煤窑、整合煤炭资源政策出台后,因种种原因导致700多万元贷款形成不良,黄陵联社用了近8年时间基本化解不良贷款,直接导致该联社较辖内其他县联社推迟5年方甩掉亏损挂账的帽子,银行业机构对煤炭行业贷款开始谨小慎微。


相关文章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我的有色网2013新版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