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窑”保价成东北水泥行业唯一出路

2013-02-17 08:37 来源: 钢联资讯煤炭网

据综合媒体消息,刚度过2013年春节,就有水泥企业的经营者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发着牢骚:度过了强劲得不正常的2011年,人们忧虑的是产能过剩;又度过了低迷得不正常的2012年,人们恐惧的是产能过剩,2013年会是什么样?每位摸爬滚打的行业人,纵使有高深精准的预测或蓄势待发的期许,却依旧摆脱不了被产能过剩牵着鼻子走的命运。

从2004年开始逐渐由东南区域向全国蔓延的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到了2012年,终于和各种客观原因而造成的市场低迷不期而遇,徒然加重了行业发展的负担和企业生存的恐慌。

越来越多的经营者血拼到年底,看着还没有上交税收和下发工资的毛利率的账单时,才如梦方醒:产能过剩的蔓延和膨胀,犹似洪水猛兽,再也不是靠着自己骁勇善战就能摆平的“小撮敌人”了。

“打”,是很多水泥企业经营者在最近几年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其实,所谓“打”,就是恶性的价格竞争,无硝烟无伤亡,但在经营者的言语描述中,却俨然是众多企业之间刀枪火并、肉搏上身的拉锯战,刀光剑影、血肉横飞……那栩栩如生的描述,让听者也心惊肉跳。

“打,不是这一两年的现象,早十年前,产能过剩刚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大家的唯一念头就是打,我们总认为打死了一个,我的生存机会就多了一分,结果十年下来,谁也没被打死,大家都变得能征善战,可是企业却亏得一塌糊涂。现在,真的是打累了,不想再打下去了,还是换个方式吧。”一位来自东北水泥企业的企业家发自肺腑的慨叹。

不在战场上你死我活的血拼,就可以在圆桌前心平气和地会晤;不以“内战”挫伤彼此的元气,就可以养精蓄锐同抵“猛兽”;不搞价格内讧,就可以敞开心扉来商讨联合重组、市场协同、限产保价的和平策略。

今年年初有一则消息,引起了本报记者的关注,据报道称,在建材行业整体低迷的2012年,东北地区的水泥行业却显现出逆势上涨的态势,价格稳定,绝大多数企业实现盈利,东北的企业家们,露出了一整年里,整个行业难得的灿烂笑容。

而让东北企业家春风得意的因由,正像那位东北企业家所言,当大家打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共同悟出打下去的结果,只能是全盘皆输,没有出路。于是,战场变成了谈判场,“敌人”变成了朋友,东北企业家们终于决定坐在一起,共谋如何以市场协同、限产保价的方式,在产能过剩的深渊边上,及时悬崖勒马。

一年的时间,东北水泥行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则消息也让本报编辑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月23日,编辑部组成采访组,亲赴辽宁和吉林两省,与当地的公信厅和行业协会领导人,众多企业家、营销专家进行访谈,谈发展、听故事、话心声。也亲自走访当地企业,了解关于市场协同的实施力度和因此而呈现出了全新面貌。

“锁窑”,是东北水泥企业在几经尝试之后,共同想出来的最有成效也最具特色的协同方式。早在北京时,就听行内人士津津乐道于声名在外的“锁窑”,此次到了东北,不但亲自到锁窑的现场参了观,也听到了为此出谋划策的企业家们,娓娓道来其中既有趣又无奈的故事。

原以为东北区域这块“试验田”,以市场协同的和平方式有力阻止了因产能过剩而造成的现实危机,可以好好地享受丰盈的收获,总结丰富的经验,而东北市场协同的“始作俑者”们的一句话,却让我们对“水泥行业攻克产能过剩的过程,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这一论点,有了更深的感悟。

他们说:市场协同也好,限产保价也罢,都只是解决眼前难题的权宜之计,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为的无奈之举,却也是目前应对产能过剩所引发现实困难的唯一出路。

之所以说市场协同、限产保价是权宜之计,也正是在产能过剩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众多企业经过若干年以“量本利”而展开的市场血拼,最终适得其反之后,一部分看得更远、想得更细的大企业经营者,面对生存与发展的现状,将思维转向“价本利”而协商出来的目前唯一可以遏制产能过剩的出路。

既是权宜之计,也就意味着,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进展,彻底解决产能过剩的症结,不可能单靠企业家们通过“圆桌会议”去自找出路,而是首先要从政府、企业、市场和与之相关的领域,各尽其责的同时协同创新。最终,将通过整个建材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从根基上扭转乾坤。

但针对目前水泥行业的状况,协同与限产却是摆在眼前的唯一出路。这是众多身处其中的水泥企业在经过多番尝试和摸索之后的经验之谈。

尽管,按着区域划分的水泥产业,各有各的性格特点、产业特色、企业分布状态和市场运营态势,东北水泥企业限产协同的方式未必能够在全国效仿,但是,从纷争到合作的过程中,企业经营者的心态、思想、认知和对行业、对企业的责任感等等的转变和感悟,却是值得深思并得以借鉴的。


相关文章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我的有色网2013新版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