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港口集团:四商合一做海文章

2013-05-16 09:08 来源: 钢联资讯煤炭网

据河北日报消息,一个以煤炭运输著称于世的大型国企,却致力于打破“一煤独大”的产品结构,还要构建集码头运营、资源开发、资本运营和综合物流服务“四商合一”的产业结构。

作为主导着我省港口建设开发和运营的企业,河北港口集团任何动作都会对我省沿海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其转型进程格外引人关注,也不可避免产生不同声音:涉足陌生领域,风险是否过高?摊子铺得太广,难度是否过大?

“上述认识并未看透问题本质。”5月8日,笔者在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接触了河北港口集团董事长邢录珍,他说,无论是港口主业升级还是产业结构调整,他们立足于“有中生新”,围绕一个核心展开,那就是最熟悉、最具优势的领域:大海与港口。

由“一煤独大”到多货类、多货种齐头并进

一则消息令人振奋:今年一季度,河北港口集团已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9189万吨,超计划进度806万吨,创造历年最好水平。

但在邢录珍眼里,这个成绩背后却有隐忧,“一季度集团港口吞吐量中煤炭就占了62%,代表着港口竞争力的集装箱吞吐量仅为11.7万标箱,对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全力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攻坚战不能形成有效支撑。环顾周边我们看到,大连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高达202.7万标箱。”“煤炭市场形势好,企业业绩全线飘红;形势低迷则急转直下,抗风险能力弱。”河北港口集团总经理李敏表示,这种形势要求港口必须谋求产品结构调整,否则发展之路难以拓宽。

打破主业“一煤独大”的产品结构,河北港口集团的转型升级之路目标明确。

对于一个港口企业,港口功能“强”,转型才会“好”。邢录珍说,他们始终坚持一个观点,转型要靠项目支撑。发展矿石、石油等大宗货物的运输,没有能够通行的深水航道、可供停泊的码头,基本上就是空想。

长期以来,秦皇岛港、黄骅港综合港区面临泊位少、航道浅等问题。为打破这一瓶颈,河北港口集团陆续开始了秦皇岛港西港搬迁改造、黄骅港综合港区20万吨级航道、与河北钢铁集团等合建4个20万吨级专业化矿石泊位和4个5万吨级通用散杂货泊位等工程。目前,该集团码头泊位已达到61个,设计通过能力达到3.09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115万标箱。

在港口功能不断提升的基础上,该集团对各港区货类结构调整更“游刃有余”。邢录珍说,秦唐沧三地港口各自有比较优势,为发挥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他们努力开创三大港区各有侧重、各货类平衡发展的良好局面。秦皇岛港在巩固煤炭运输主枢纽港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集装箱和其他散货运输;曹妃甸港区凭借矿石码头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深水大港的优势,大力发展矿石等杂货运输业务;黄骅港综合港区将借年底20万吨级航道通航,大力发展矿石、集装箱等业务。

“还要善于用开放的思维思考问题。”邢录珍说:“视野仅仅局限于秦唐沧三市,再成功也是家本土企业,一旦遇到风浪就可能被呛死,只有勇于到全球化大潮中去游泳,才能历练本领,成为实力强劲的国际化大集团。目前,我们正积极与几个国家接洽,谋划合作建设港口。”

由传统港口装卸到“四商合一”服务

4月22日,河北港口集团获得河北物流50强企业荣誉。对此,李敏谦虚地说,与实力强劲的物流企业相比,他们的事业才刚刚起步。之前,他曾带领几十名中层管理人员去香港学习港口物流运作经验。“受到了很大启发。”谈到这次远行,李敏说,比如衣服,他们先找好买家,然后将A地质优价廉的扣子、B地的料子运到C地按照订单进行贴牌加工,再通过他们的物流链条运送到买家手中。

据河北日报消息,这已不是简单将物资从A地运到B地,而是形成了一条附加值极高的完整供应链。李敏说,河北港口集团努力的方向也在于此,依托以港口为中心的集疏运体系,根据电厂等买家需要,对从卖家进来的煤炭进行配比加工,实现物流供应链上的增值。

为此,他们依托所运营的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区、黄骅港综合港区,在煤炭、矿石方面优化运输格局,通过完善的集疏运体系构建物流供应链。同时,在我省中南部五市设立办事处,建设物流场站。值得一提的是邯郸国际陆港物流园区,2012年开始建设,估算总投资200亿元,建设周期为3-5年,将重点开发口岸、保税、仓储、商贸和临港产业以及商贸、金融、办公等物流配套业务。

长期以来,河北港口集团仅作为“港口装卸工”的角色出现。“单一的产业结构长期制约着集团发展。”邢录珍说,随着我省沿海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愈加凸显。去年,因为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低迷,环渤海各港口煤炭大量积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集团的港口业务。

值得庆幸的是,因为其他产业的支撑,河北港口集团反而创下了历史最好业绩:2012年收入首破百亿元大关,其中物流收入就占了28%。

“事实证明,产业结构调整对企业抵御市场风险、平稳较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邢录珍表示,向“四商合一”发展,他们还要积极培育和扶持金融服务、装备制造和设备运行服务、港口服务及资源开发业务,以拓展和延伸产业链。

据介绍,该集团旗下的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引进了金融服务,目前已有注册交易商260余家,去年煤炭成交量达到2600多万吨;同时,积极参股金融企业,力争三年内实现金融板块收益占到集团收益的40%-50%。此外,所属港口工程公司去年承揽项目合同额达18.5亿元;所属港口机械工程技术公司制造的门机、托辊在黄骅港、曹妃甸港区得到广泛使用。

由“港城掣肘”到港城共赢

4月23日,笔者来到秦皇岛港西港区。“目前,西港区的存煤已经不多了。”河北港口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省政府批准的整体方案,暑期前将关停西港区煤炭运输业务,年底前拆除相关运输设施,确定东部新港区建设方案。

谈到西港区,秦皇岛人感觉尤为复杂。正是她带给了秦皇岛繁荣,也是她让城市的发展变得局促。秦皇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港口后边就是城市,港城“争”交通设施、“夺”发展空间,港城之间一度相互掣肘。

面对上述问题,一个历史性的任务摆在秦皇岛和河北港口集团面前: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港城互动,谋求港城双赢?

于是,秦皇岛港西港搬迁改造提上议事日程。

“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结构调整机会。”邢录珍表示,他们将关停西港区煤炭运输业务,在东部新港区集中建设以杂货、集装箱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港区。

搬迁完成后,西港区及周边老城区如何利用?邢录珍表示,将打造“特色休闲、商务会展、旅游度假、高端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国际一流滨海新城区,不仅有利于整个市区的重新布局,而且每年预计带来上百亿元的旅游收入。

专家还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西港区搬迁改造的新址西起秦皇岛港煤五期、东至沙河口,海岸线为1.7公里,岸线后边有大量滩涂等,这部分土地怎样利用呢?

对此,地方和企业双方的思考不谋而合。

今年秦皇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好西港搬迁改造,加快打造一个现代化新港区,开辟一个临港产业聚集区。与此同时,河北港口集团也在酝酿建设物流产业等园区。

西港搬迁改造必将实现双赢局面。邢录珍说,之于地方,能够培育壮大临港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之于企业,则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从而促进港、城共融共赢。


相关文章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我的有色网2013新版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