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港口煤炭运输形势分析

2013-06-04 08:43 来源: 钢联资讯煤炭网

据综合媒体报道,5月份,北方主要发煤港口克服设备设施检修、需求疲软等不利因素,发挥机械化码头高效率的优势,科学组织,精心安排,加快了煤炭运输。虽然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大格局没有改变,下游需求比较平淡,码头空泊现象开始出现,但电厂刚性拉运仍在。加之北方沿海地区天气晴朗,适合煤炭装卸,促使港口发运正常,南北航线基本保持畅通。

大秦线恢复正常运输后,受需求疲软和煤矿发运不积极等因素影响,铁路发运量增加有限。需求方面,上中旬,船舶到港数量保持一定水平,衔接较为顺畅;下旬到港煤船急剧减少,造成港口日煤炭发运量先高后低,港口库存上中旬保持平稳,下旬上升较快。5月份,预计北方沿海诸多港口合计发运煤炭达到5300万吨,其中,秦皇岛港将达到2020万吨,天津港达到550万吨,唐山港发运煤炭1200万吨,黄骅港发运煤炭再超1000万吨。具体分析如下:

1.五月上中旬,到港船舶保持一定水平,北方港口加快运输。

5月份,北方沿海地区气候条件良好,因雾、雨、风、涌浪原因造成海事部门封航的时间并不长,有利于煤炭装卸生产,为秦皇岛、曹妃甸港发挥机械化煤码头优势,加快煤炭运输起到重要作用。各港口抓住机遇,科学组织生产,加强与铁路部门的协调联系,调进适销对路煤炭;加快船舶周转,使每日发运量保持在中高位。

5月上中旬,到达北方港口的拉煤船舶处于中位水平,除5月2日-5日,受南方部分港口大雾封航影响,到达北方港口的船舶衔接不顺畅,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出现阶段性空泊以外。其余时间里,到港船舶和已办手续船舶,数量上足够码头泊位满负荷作业的。各港口抓住铁路调进恢复、进港煤车有所增多的利好因素,科学提报“接车”菜单,增加适销对路煤炭和有效库存,提前安排装卸流程,合理安排船舶走靠,加快货物周转,为秦皇岛港、唐山港增加运输数量发挥重要作用。据统计,5月上中旬,秦皇岛港日均发运量为67.6万吨,较4月份相比,平均每日只减少了2.5万吨;曹妃甸港日均发运量为19.2万吨,比4月份每日减少了2.2万吨,5月份上中旬,北方港口煤炭周转顺畅,发运量保持高位。

煤炭供给方面,受4月13日到5月6日大秦线检修影响,货源调进大幅减少,北方三港(秦皇岛、曹妃甸、国投京唐)库存合计减少了300万吨。检修结束后,货源调进恢复了正常水平,但与往年检修相比,今年春季铁路检修结束后铁路车流增量很小,主要原因是:一是市场疲软、煤价倒挂,影响了中小煤矿的发煤积极性,二是港口分流、同质化竞争更加激烈。去年至今,煤炭市场供需形势急剧变化,煤炭交易价格一路狂跌,目前已经接近煤炭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市场的疲软,需求的走软,进口的暴增,造成国内煤价一降再降。煤价倒挂,发煤由盈利转为亏损,促使很多煤矿已难以维持生产经营。山西、内蒙等地部分中小煤矿纷纷停工、停产,生产和外销量大大减少,造成铁路进车不足。国有主力煤矿也已到了亏损的边缘,发运的积极性同样不高。铁路检修结束后,可供装车的货源却在减少,煤车到港量不是非常高。大秦线检修完成后,虽然每日发运量连续超过125万吨,但资源不足仍会困扰着后续生产运输。今年以来,大秦线运输势头不错,数据显示,1-4月份,大秦线运量累计完成14504万吨,同比增长374万吨,较4.5亿吨奋斗目标亏欠303万吨。黄骅港、天津港受铁路检修影响不大,煤炭运输保持畅通,神华煤运输呈供需两旺态势。

2.五月下旬,沿海煤市极度疲软,到港煤船大量减少,库存大幅回升。

经过北方港口4、5月份的积极抢运,使沿海电厂存煤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补充,电厂存煤饱满,不急于拉运煤炭。经过为期两个月的积极抢运,下游用户存煤数量得到很好的补充,并不缺少煤炭。大秦线检修前后和检修期间,由于到港煤船数量保持一定水平,且因恶劣天气造成海事部门的封航时间比去年同期短,良好的天气条件为北方港口加快运输起到重要作用。北方港口依靠一定的进车数量以及较丰厚的库存,科学组织,精心安排,加快了煤炭运输,保证了港口煤炭发运量保持中高位,压缩了下锚船数量和港口库存,使北方港口连续两个月存煤一直低位。两个月来,秦皇岛港存煤数量始终保持在700万吨以下水平,处于中低位;下锚船舶数量不高,秦皇岛港下锚船舶保持在100艘以下水平,5月份上中旬,平均每日下锚船数量只有62艘。下游电厂方面,沿海六大电厂合计存煤数量始终保持在1500-1600万吨,存煤可用天数在23天左右,说明:下游电厂存煤数量没有大的变化,下游用户用煤并不紧张。

进入5月下旬,受补库存结束、电厂存煤高位,新进口长协合同的签订、进口煤暴增等因素影响,用户拉煤积极性大幅下降,采购欲望降低,到达北方港口的拉煤船舶急剧下降。5月下旬,在北方三港(秦皇岛、曹妃甸、国投京唐)下锚的煤船日均只有70艘,约比上中旬减少了30%。三大港口下锚船舶中,已办手续船舶、具备作业条件的船舶日均只有20艘,均创今年以来新低,显示了需求的疲软程度。而在港口进行煤炭中转的小型经营户几乎全部撤出,煤炭中转主要是大型煤企与大电厂之间的长协合同,电厂需求主要为刚性需求。需求的减弱,供给的正常,造成北方港口煤炭进大于出,煤炭库存出现增长态势。截止5月30日,秦皇岛港库存由5月20日的522万吨增至608万吨,曹妃甸港由379万吨增至400万吨。下游需求持续疲软,预计各港口存煤数量还将增加。

3.煤价持续走低,市场形势恶化,预计6月份会迎来一波好行情。

截止5月底,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连续21周没有出现上调记录,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只有610元/吨,而去年5月30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为774元/吨,一年的时间里,煤炭价格下降了164元/吨。目前,煤价基本处于倒挂,部分煤炭发运企业出现亏损经营;大型煤炭企业除神华集团和一些内蒙古露天矿多、人员少、成本低的煤矿能够实现微微盈利。其他,包括同煤等煤炭企业由于员工多、成本大、井工矿多、负担沉重,出现经营困难的现象。

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经济增长将有望温和回升,用电需求增速也将随之回升,预计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5%到8.5%,带动煤炭需求呈增长态势。但是,进口煤数量大增,却是冲击了国内煤炭市场,“掠夺”国内市场份额,以及压低北方港口的煤炭平仓价的“元凶”。据媒体披露,2012年,中国累计进口煤炭2.9亿吨,较2011年增加1亿吨;今年1至4月,我国进口煤炭1.1亿吨,同比增加25.6%;进口煤炭均价为每吨91.6美元,同比下跌17.8%。国外煤炭价格优势明显,而据统计数字,国内进口动力煤占沿海煤炭调入量的比重已经从2008年的6.8%增长到2011年的21.7%,去年达到27.8%,今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33%,沿海地区如:华能玉环电厂、深能源、粤电等大型电厂使用进口煤炭的比例已经占到海上采购煤炭的一半左右,显示了进口煤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目前,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发电、钢铁等消耗煤炭的行业需求不足,导致了煤炭需求增速减缓。下游需求不足与国内煤炭产能过剩、产量增加、港口铁路运力增加形成尖锐矛盾,促使国内煤炭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而进口煤却是成为了下游消费企业存煤高位的推手,促使下游用户对国内煤炭的采购积极性进一步降低。

5月10号,国家能源局召集煤炭、电力相关企业开会,讨论《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该《办法》拟限制低热值煤炭进口(热值低于4544大卡、含硫量高于1%、灰分高于25%的煤炭);《办法》还要求,煤炭进口企业的注册资本金须在5000万元以上,近三年煤炭贸易量在100万吨以上,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有与进口规模相适应的设施和储煤场所。但是,此办法遭到五大电力集团的集体反对,因此,能否顺利实施还是一个未知数。6月份即将来临,一年一次的“迎峰度夏”用煤高峰就要到来,用户需要提前储备煤炭,预计下游需求将有所好转。用户对煤炭的采购积极性将有所恢复,华东华南地区大型电厂将增加船舶运力赶赴北方港口拉运煤炭,沿海煤炭运输将出现“小阳春”行情,北方港口将迎来车船到港双多的利好景象,预计海运费和煤炭价格将借此机会出现企稳回暖。


相关文章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我的有色网2013新版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