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煤炭网> 炉料频道>煤炭频道>行业要闻>正文

协同创新 揭开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新篇章

分享到:
评论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产煤国,煤炭一直在能源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近年来,煤炭的生产和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态势,但煤炭行业也面临巨大挑战:东部发达地区浅层煤炭资源枯竭、深部开采难度增加;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煤炭综合利用任务艰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迫在眉睫;对煤系多种矿产共生规律认识不清;煤中富集的镓锂等重要稀有元素和煤系伴生粘土矿物未得到综合开发和利用。对此,作为煤炭工业大省的河北积极促进煤炭资源开采与利用技术的创新,于2012年组建“河北省煤炭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在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方面开辟了一条新路,并已收获了一系列成果。

一流平台服务国家与河北省需求

河北省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是以河北工程大学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矿业大学、中煤平朔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开滦集团等国内科研院所与生产单位,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地质所、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和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等国外科研院所,以“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合作共赢”为原则,共同建立的多主体合作、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的协同创新中心。中心依托长期服务煤炭行业背景的优势,以煤炭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为特色,以改造和提升煤炭传统产业战略转型为重点,着力研究解决煤炭产业的共性与关键问题,共同建设煤炭领域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中心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和凝聚起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形成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力图建成一个具有“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完整知识产业链,以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为导向的平台。本平台将成为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研究领域具全国一流水平的人才培养和聚集高地、科学研究高地、技术积累和成果转化高地,实现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工程化产业化研发、成果转移与规模化产业间的有效链接,力争成为新学科和新研究方向的开创者,成为先进科学思想和技术的引领者,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摇篮。

中心以河北工程大学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取得的优势为基础,牢牢抓住在该领域可能实现重大科技突破,把握带动煤炭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跨越式发展和综合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的机遇,以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力求打破原来资源分散、各自为战、合作松散的局面,建立更加高效、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形成集群优势,开展高质量的协同创新,全面提高煤炭资源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形成该领域国内著名的学术中心。同时,以原始创新为基础,进而实现传统产业战略转型。

同时,科研组织形式采取矩阵式模式,横向以科研课题为依托,实现资源的横向流动,以项目为核心,组建新的团队,联合攻关。项目的选择主要面向河北和煤炭行业急需的重大科研课题。纵向以基础研究为核心,培植科研梯队,以国内一流为目标,致力于科研前沿的研究。

2013年12月,河北省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协同中心被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财政厅认定河北省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即河北省2011计划。“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重大战略,主要目的是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推动高校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

协同创新中心基于自身优势,针对煤炭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提炼,形成相关研究方向,构建了中心的整体构架——“一个中心、四个平台”,即煤炭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为联合攻关方向,下设:煤系伴生矿产富集规律及综合勘探开发研究;煤炭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矿井低位热能综合利用研究;煤炭开采环境效应研究等4个创新研究平台。主要研究范围包括:煤系伴生矿产的来源、赋存状态、分布规律、储量、富集时间、主控因素、富集机理和成矿模式,综合开发利用工艺技术;探讨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同煤田共存的形成机理;非均质膏体多泵并联泵送及管路流动特性理论及其流量计量理论;深部工程软岩巷道支护理论及底鼓治理技术;矿井低位热能资源高效提取关键技术;煤炭开采、运输、堆放、燃烧利用过程中的释放、聚集、迁移规律和对环境的影响机理等重大科学问题。

中心汇聚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等8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4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矿产普查与勘探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0个。中心现有专兼职技术人员8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45名,具有教授职称人员40名。队伍中有院士2名,长江学者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按合同正式聘用创新团队5个,预期建设创新团队共计12个。

中心依托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与国外先进高校和机构开展合作。如今,中心已与美国阿拉斯加州立大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地质所、巴西portoalegre大学等国外该领域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交流与合作协议。


为你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