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煤炭网> 炉料频道>煤炭频道>行业要闻>正文

煤炭资源型:让“乌金”重新发光

分享到:
评论

 

近年来我国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煤炭行业性危机加深,以煤炭产业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淮南市、淮北市以及宿州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它们因煤炭行业而兴盛,同时也因为资源衰竭,企业开采成本急剧上升,国际市场竞争压力、企业负担过重等因素影响而陷入可持续发展困境。如何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步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

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困局

民盟安徽省委进行的调研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相当大的困难,主要表现为,城市因煤而生,支柱产业单一,存在“一业独大”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据淮南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淮南煤电煤化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68%;煤炭企业因煤而存,员工工作技能单一,转岗再培训能力较弱。由于职工年龄大,专业技能单一,接受再培训的意识薄弱,过剩的劳动力分流很困难;当地政府财政主要依靠煤炭支撑。如2014年淮北煤电煤化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52%,是全市首位的支柱性产业。煤炭城市转型发展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一旦煤炭市场低迷或资源枯竭时,城市主导产业升级就会因缺乏当地政府的财力支撑而遭遇瓶颈,转型难以顺利进行。

“华丽转身”还需转思路

民盟安徽省委认为,要实现煤炭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需要从“大”和“小”两方面转变思路。所谓“大”方面,即安徽的煤电煤化工企业应顺势而为,抱团发展,建立安徽煤炭产业联盟,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所谓“小”方面,即调整煤炭产业结构。

省民盟认为,总体来看,今后一段时间,煤炭行业会延续2014年下滑态势,集中体现为“5降2集中”。“5降”即总产能下降、总产值下降、煤炭在一次性能源中占比下降,煤炭的平均销售价格下降、平均成本下降;“2集中”即全国煤炭产能向优势企业集中,向优势资源富集地区集中。

相对而言,安徽拥有省煤田地质局、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凯盛重工、淮南矿业、淮北煤电等从勘探、设计、建设到生产经营的完整煤炭产业链条。安徽煤炭产业联盟是将上述企业纳入到煤炭产业联盟中,整合各方的市场优势,以契约关系作为保障,企业间互相协作,实现产业模块化组合发展的合作模式。安徽煤炭产业联盟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中介组织,是整合优化资源、完善提升产业链、推进产业发展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

他们认为,建立煤炭产业联盟有利于安徽省煤炭企业共享外部市场机会;有利于煤炭采掘企业形成合力、抱团发展,扩大对外扩张规模,输出过剩产能,增强产业竞争力;有利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解决技术、管理、队伍等资源过剩问题;有利于安徽省煤炭企业发挥自身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通过产业集群式联动、标准化服务、模式化复制,抢占全国煤炭产业专业化管理市场。

对于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他们建议,要从以挖煤为主向产业链两端多极延伸发展。挖煤,不应该再成为安徽煤炭资源型地区煤炭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东中部地区煤炭产业链的价值应更多体现在其上游的资源勘探、煤矿设计、煤机装备制造业及下游的煤炭提炼加工、各种技术服务、煤炭物流等。打造服务型现代煤炭产业,是未来东中部地区煤炭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这不仅可以挖好煤用好煤、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减少产业发展带来的生态破坏和污染,还能带动其它产业发展、扩大就业、繁荣地方经济。

转型需要“扶上马,送一程”

针对加快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省民进在建议做精做优煤电化产业、大力延伸煤炭产业链,多种方式治理煤炭产业“三废”及采煤沉陷区问题,培育一批高成长性产业、促进非煤产业群发展的同时,着重建议,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政策支持力度。他们呼吁成立省级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引导基金,省级财政矿业权价款分成部分用于引导基金,同时加强地方政府配套,专款用于解决资源型城市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等。同时支持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改变现存不合理的用能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计算方式,将皖电东送产生的用能量及污染物排放量从市域总量中扣除。支持各市实施“人地挂钩”,探索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试点,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实施跨区域异地搬迁安置,盘活土地资源,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省民盟也认为,政府在推动建立安徽煤炭产业联盟中应有具体措施。“目前条件下,形成煤炭产业联盟的主体大都是体制内的生产和事业单位,因此没有政府的政策推动,改革创新难以实现,必须辅以相关配套的产业转型政策体系作为保证。”他们为此建议,加快国企改革,推动产业资源整合,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安徽煤炭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实现其资产的多元化发展。择优扶持企业,发挥产业龙头作用。加快人才培养,建立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基金。重塑行业体系,创新企业考核机制。发展高新技术,壮大生产性服务业。

“在东中部地区,国有大企业几乎垄断整个煤炭产业。因此,建立新型产业体系首先要从国有企业改革入手。要通过政策确保产业改革的‘减量化’和‘增量化’,减量化就是建立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增量化就是建立国有企业重组机制。”省民盟负责人这样强调。合理调整资源型城市考核体系。


为你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