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煤炭网> 炉料频道>煤炭频道>行业要闻>正文

秦皇岛港合署办公实现信息互通 将提速北煤南运

分享到:
评论

 

作为我国能源运输主枢纽港,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探索生产运输组织方式,在国内首创港口、铁路、海事、引航等部门和单位合署办公模式,使在港货物周转速度大幅提升,北煤南运大通道更加通畅。

合署办公实现信息互通

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输出港,秦皇岛港现有煤炭生产泊位23个(含2个试运行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1.95亿吨,承担着山西、陕西及内蒙古西部煤炭的输出任务,供应上海、广东等南方八省市需求。

在不断挖潜过程中,秦皇岛港与太原铁路局在大秦线终点——柳村南站设置联合办公地,港口调度人员进驻铁路部门办公,随时将货主需要的煤种信息提交给铁路部门,使铁路调度员有针对性地实时调整发车计划。同时,配备连接铁路货运调度和港口作业调度的通信指挥系统,通过可视设备将铁路发车、到站和港口作业等情况实时呈现,实现路港作业的信息互通。

2010年,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邢录珍提出,在秦皇岛港调度指挥中心设置合署办公区域,邀请铁路、海事、引航、船舶拖带等部门、单位一起办公,随时发现、处置、解决问题。

这一设想的提出,立即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高度认可与支持。2010年10月,铁路部门首先进驻。2011年6月,秦皇岛海事局进驻,并先后建立船舶靠泊计划实时反馈、重点船舶监控、恶劣气象下安全保障、交通管制后船舶疏导等多项工作机制,在秦皇岛海事局交管中心与港口调度之间建立了一条密切配合的快速通道。2012年3月,秦皇岛港引航公司进驻,港口运输作业链条无缝衔接再度升级。

以此为平台,秦皇岛港实现了从煤炭装车、调进、卸车、堆存、装船以及船舶走靠作业一系列生产流程的一体化管控,并实现与铁路、相关口岸部门、航运及货主用户之间信息的无缝对接,极大地提高了港口作业效率。秦皇岛港煤炭运输生产连年创新高。

“合署办公为港口生产带来了极大便利,也促进了海上交通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和优化。”秦皇岛海事局局长邓民说。

港前待泊提高船舶周转率

2013年起,秦皇岛港和秦皇岛海事局共同创立“港前待泊”交通组织模式。

秦皇岛港东港区划定的待泊区,可以同时供3艘船舶进港前临时等待,当预靠泊位的船舶装船完毕离港驶过待泊区附近航段后,待泊船舶即可启动进港作业,大幅压缩了泊位空泊时间和辅助作业时间,提高了船舶周转率。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部调度计划科科长张科算了一笔账:秦皇岛港煤三、四、五期平均装船效率为2275吨/时,每天使用港前待泊区进港的船舶6艘次左右,每艘次可节省2小时,一天可多装船3万吨,这样下来,秦皇岛港年吞吐量可增加1000万吨左右。

船舶等待时间的减少,节省了船公司的运营成本以及作业委托人的船舶滞期费用。作为受益者,宁波海运公司驻秦办主任李洪荫说:“秦皇岛港实行港前待泊后,实现了多拉快跑,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你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