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煤炭网> 炉料频道>煤炭频道>行业要闻>正文

“中国煤炭流向图与关键数据分析论证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分享到:
评论

 

10月30日,“中国煤炭流向图与关键数据分析论证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能源学会会长倪维斗教授全程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包信和教授会见全体参会代表。国家煤炭管理部门有关煤炭生产、洗选、加工、销售、煤质,以及内蒙古、山东等主要产煤省,江苏、上海等重点用煤省的煤炭负责人和专家出席会议。

复旦大学能源研究中心潘克西副主任系统介绍了课题组完成的系列“中国煤炭流向与碳脉图”、“中国煤炭流向与消费总量控制路线图”,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主要产煤省的分省煤炭流向图,重点就各环节的数据基础、来源渠道、差异内涵、修正方法进行了说明。

与会代表都具有从事煤炭生产消费各领域一线管理和科研工作数十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历经中国煤炭改革变迁的全过程,参与了相关煤质标准、统计守则、买卖合同条款的制定,对相关环节的煤炭数据内涵、形成过程比较熟悉,拥有丰富的原始资料,掌握充足的一手数据。会议达成以下共识:

第一,在国家能源局的持续支持下,复旦能源课题组有关全国及分省的煤炭流向图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了从原煤生产、洗选加工、直至分项消费的中国煤炭实际情况,数据基础扎实、核算方法科学,有突破、有创新,对国家煤炭统计数据,特别是新近调整数据形成了很好的支撑;

第二,我国长期执行的以原煤实物量为基准的计量统计制度是导致煤炭生产量数据出现偏差的根本原因。应从国家统计的层面建立商品煤计量统计的方法和制度,明确原煤、洗精煤的内涵,规定洗中煤、煤泥以及洗选矸再利用的计量统计原则;

第三,洗选煤投入产出量,特别是洗选矸的综合利用量是造成煤炭消费量数据出现重大偏差的主要原因。复旦能源课题组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建议从国家统计层面适时作出调整;

第四,一方面,近年来中国每年消费的煤炭占全球的一半左右,数量特别巨大,是全球CO2排放增量的最主要来源;而另一方面,中国煤炭的生产、销售、消费方式特别是计量统计方法与欧美等国完全不同,煤炭数据的可比性、通用性较差。因此,需要有所区别,尤其是对于煤炭相关CO2排放量的估算问题,更应立足中国煤炭生产消费和计量统计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估算方法,以切实提高估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全球估算精度的提高做出贡献;

第五,由于中国非商品煤计量统计的先天性缺陷,使得煤质指标的偏差和误读、误用极其普遍。IPCC推荐的以热量为计量基础的煤炭相关CO2排放量估算方法不很适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复旦能源课题组基于参加国家第一次、第二次信息通报编制的实践总结,会同煤炭资深专家提出的有关中国煤炭相关CO2排放量估算的纯煤法(也称“复旦法”),立足中国煤炭生产消费和实测化验的实际,能够比较方便、低成本的遴选得到计量基准一致、统计内涵对应、实测技术可靠、连续可分解可追溯的活动水平数据和潜在碳排放因子数据。建议国家有关机构深入研究,并建议在IPCC清单指南修订的工作中,就中国煤炭相关CO2排放量估算方法进行专门研究。

倪维斗院士在总结中说,复旦能源课题组始终坚持从煤炭行业的基础数据出发,分析煤炭数据、思考煤炭问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可喜可贺。煤炭是中国的大问题,是中国能源发展的可靠基础和依托。在应对气候变化、防治大气污染的新形势下,煤炭要革命,而不是革煤炭的命。首先是要将煤炭高比例的应用在先进燃煤发电上,必须持续大力推进,电是最好的二次能源,煤炭可以清洁、高效、更低排放、更低成本的用于发电,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煤炭行业大有可为;二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能够整合煤炭、化工、电力等原本独立的生产过程,耦合优化多项技术,达到总体效率最优、排放最小;三是要突出强调将合适的能源用到合适的地方,最大限度发挥各种能源的特点和优势,这需要更好的顶层设计,需要更好的战略规划。中国作为煤炭大国,要发出煤炭的最强音,要在煤炭的清洁、高效和低排放上多下功夫。


为你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