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煤炭频道> 炉料频道>煤炭频道>行业资讯>正文

《IEA煤炭市场中期报告》中国发布会与会嘉宾发言

分享到:
评论

化石能源终结的结论目前下得稍早了一些,尽管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根据我们的研究,化石能源在未来几十年当中、到2040年时煤炭、石油、天然气还仍是主要的能源。

王韬(第一财经研究院助理院长):

关注能源品类持续的低或负增长

今年对中国能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我们可能慢慢进入了一个压力非常大、改革非常艰难但又不得不去做的年份。如果大家看中国能源的统计数据,会看到很多能源品类出现持续第二年的低增长或负增长,煤炭是负增长。2014年、2015年形成了一个连续的跟以前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能源需求、能源市场、能源体系已经开始进入一个非常不一样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政策改革和我们的市场要往何处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涂建军(IEA中国合作办主任):

为国家统计局调整国内能源统计数据点赞

我想谈一下去年国家统计局大幅修正国内能源统计数据尤其是煤炭平衡表的问题。

我本人在去国际能源署工作之前在美国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当时是负责卡内基的中国能源和气候项目,我的一个主要的研究项目就是研究中国的煤炭产业链,当时我们就发现中国的煤炭统计数据有很多误差。我们也和有关各方进行过很多沟通。这次国家统计局花了很大力气,根据中国最新的统计普查修正能源统计数据,这种举动极大提高了中国能源统计数据的质量。我愿意为国家统计局这次的能源调整点一个赞。

高风(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

中国要抓住机遇实现转型

就像Carlos刚才讲的,中国的煤炭问题就是世界的煤炭问题,也就是世界的气候变化包括空气质量的问题。

刚才Carlos的报告里也提到巴黎协定的缔结对煤炭的意义。巴黎协定缔结以后,有媒体评论说这就意味着世界化石能源时代的终结,当然这是不是真的我也希望听听在座能源专家的评论。我相信即便是真的,也要经过较长时间,也要经过各国政府的努力。

对中国来说,巴黎协定的缔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国宣布了自己的国家自主贡献,在中国的国家自主贡献里包括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还有到2030年时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应该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里达到20%,这些对中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目标,这背后也意味着中国人民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这个目标要达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这是中国政府非常坚定的目标。

我本人听到习主席多次讲过他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他说气候变化对我们不仅仅是一个责任,而且是我们的机遇。就是说中国要抓住这个机遇实现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型。所以,应对气候变化是我们的一个有力抓手。

李俊峰(国家气候变化与战略合作中心主任):

巴黎协定是考虑能源转型的开端

首先,仅就煤炭来看煤炭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要放到大的经济格局或能源格局里看煤炭的发展。

巴黎协定不一定是化石能源的终结,但它是考虑能源转型的一个开端。能源结构转型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要几十年、上百年的努力才能真正转过来。这对于煤炭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原因何在?其他国家用煤都很少,只有中国用煤多,中国差不多占了全球一半,甚至还多一点,中国改起来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但是全球要改,大家都会减得比较快。

中国“十三五”规划中谈到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去产能,去产能首先去的是煤炭,但是仅仅中国去产能可能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毕竟中国煤炭产能占全球的一半左右,其他国家如果不去产能,也很难。

王志轩(中国电力联合会副理事长):

必须转型,但有一个过程

我总体上对IEA发表的趋势性判断和一些主要观点是赞同的。比如说煤价下降的原因,更大程度取决于经济发展、宏观经济的影响,当然也有碳减排需求的影响,比如说未来碳市场整体比较疲软。

对于中国的煤炭消费现在已达顶峰的判断,我谨慎赞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峰值我认为不能用一年的数据,它可能是一个数年的阶段,有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小的反复,不能说我们从2014年甚至2015年煤炭消费的下降就说明它达到了峰值。

我之所以谨慎认为煤炭达到峰值的原因,更主要是从中国煤炭利用的结构上来看。正如这个报告也讲到美国的煤炭95%以上用于发电,中国长期以来大概在50%。当然中国的煤炭除了用作燃料,很大一部分用作原料,这也是事实,但问题是中国还有数以十亿吨级的散烧的煤炭。我们可以想想,发达国家在实现了工业化时,它自己的散煤还有多少,事实上他们首先是解决了能源的转型,经济实现了工业化,然后来应对气候变化。而我们现在散烧煤的问题,实际上不仅是中国整个煤炭利用效率上的降低,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如果我们下决心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减煤从散煤、从低效率的这些煤着手,然后高效率的可能还会增加一些,那么整体结构调整的情况可能就会好一些。因此我的观点是煤结构的问题可能要大于总量的问题。

另外,中国煤电最大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煤电机组的“年龄小”。为啥说年龄小?一是我们近十年来的发展快,新建的机组;另一个方面是我们在过去十多年里以大带小,把小的、老的都干掉了,新的建起来了。

美国大部分机组是在1968~1982年间建的,中国大部分是在2005~2015年建的,比如我们百万千瓦机组的年龄平均才四五年,美国是37年左右,我们60万千瓦机组平均年龄是7年左右,30万千瓦机组平均10年左右,而美国30万千瓦机组45年左右。大家可以想想谁的压力更大。

对于美国来说,它可以用天然气替代老机组,我们能替代新机组吗?你能把五年前建的机组干掉吗?所以,事实上这就是锁定效应。

对于中国煤炭,我的结论是它仍然是中国现在经济和能源的一个基础能源,转型是必须的,但是有一个过程。

孙贤胜(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

天然气代替煤炭不会那么快

我个人觉得化石能源终结的结论目前下得稍早了一些,尽管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根据我们的研究,化石能源在未来几十年当中、到2040年时煤炭、石油、天然气还仍是主要的能源。

当然,我也同意IEA所说中国煤炭的黄金时代“似乎是要结束了”。气代煤或者可再生煤,能源转型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这里面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环保的压力,再就是技术进步的原因,还有成本方面因素的变化。

现在油价开始跌破30美元了。从需求角度来说,包括中国在内金砖国家的几个国家情况都不是太好,需求弱。随着油价、气价不断地下降,天然气公司现在已经感觉到压力了,一些小的公司、一些财力比较弱的公司开始撑不住了,产量开始下降。所以,气代煤的趋势不会那么快,不是一天或者一年的事儿。

现在美国能源署(EPA)有一个说法——“对煤之战”,我个人觉得这不但是在美国,在全球也是这样,英国煤矿基本全关了,在中国则会有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是这个工作我个人觉得已经开始了,特别是一些小的煤矿已经在关闭,为了安全、环保等原因。


相关阅读

为你推荐

更多>>